漢字復活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澳门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漢字復活,是指本來屬於漢字文化圈後來廢止或減少使用漢字國家,重新審視漢字。

中國

新文化運動後,有不少學者主張廢除漢字,例如魯迅就曾認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1]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曾經決定用拼音文字取代漢字,準備先從簡化字入手,減少漢字數量和筆畫,逐步淘汰漢字,以拼音取代。但是,中國日後的掃盲工作進展迅速,使得「漢字不利於掃盲」的觀點失去證據支持。曾有一段時間使用的二簡字,因其並沒有獲得公認而遭到普遍反對,二簡字最終於1986年被廢止。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語言文字的使用應當具有穩定性,不再推行漢字拉丁化,也不再簡化漢字,反而根據社會實際用字情況恢復了部分異體或繁體字,如肖姓

日本

日本明治維新時也有漢字廢止運動,日本內閣曾於1946年公佈以完全廢除漢字為目的的《當用漢字表》,但最終沒有廢止漢字的使用,日本漢字從未停止使用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出現了國語國字問題,日本政府採取了制定漢字新字體,漢字字數限制等政策。

現在,由於長期受到傳統中華文化影響,加上便於書寫和表達,日本幾乎沒有廢除漢字的傾向。在日本,越正式的文件往往漢字越多,漢字水準甚至成為日本人素養的標尺。經濟上,漢字在日本成為了一個利潤很高的產業,漢字檢定、有關漢字的書籍、電視節目等越來越受歡迎。[2][3]

雖然日本目前沒有廢除漢字的計劃,不過漢字在書寫上仍有一定程度的困難,而日本年輕世代之間的漢字水準不一仍是其問題之一。

朝鮮半島

北韩

在對於漢字態度,以下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的見解:

基於金日成的見解,1948年建國以來被廢除的漢字教育,在1968年作為「漢文」教育又被編入了高中的課程。

北韩,報紙一般都是專用諺文,而漢字完全不用。漢字一般被用來表記與中國有關的人名、地名。另外,毛澤東給金日成贈送的漢詩,使用了中國使用的簡體字

1948年漢字廢除的同時,用韩语固有詞替換漢字詞的運動逐步開始,但是1960年起便結束了。

南韩

二戰後,南韩也出現廢止漢字、制定諺文專用法的情況。

自1971年朴正熙政府決定停止在小學實行漢字教育。南韩曾出現過主張繼續使用漢字的大學教授,被迫辭職的事件。

但是,南韩民主化之後,主張漢字恢復的呼聲逐漸高漲。起因乃是韩语中許多詞彙源於漢字,僅使用拼音將難以分辨,導致廢止後出現溝通不良、幼童學習困難、國民語言理解能力下降等問題。後來在1998年,全國漢字教育推進總聯合會成立,其領導人是朴正熙時代的總統警衛室副室長李在田

以下是南韩「全國漢字教育推進總聯合會」的主張:

1999年2月9日,文化觀光部部長申樂均在國務會議上,提出優先推行二階段漢文教育體系,公文路標采「漢字並記」的檢討報告。列席的金大中總統表示「如果無視漢字的話,將難以理解我們的古典及傳統」、「漢字並用為首要之務」。[4][5]同年8月7日,官報14274號發佈大統領令16521號修正《事務管理規程》(사무관리규정)第10條第1項,增訂「以韓字作成,必要時得括號附加漢字及其他外文來表達正確意思」[6]。雖稱漢字並記,但實際上卻施行漢字混用策略[7]

軍人出身的李在田亦運用本身的影響力,推動徵兵服役的年輕人在軍中強制學習漢字與使用。然而2003年金大中卸任、2004年李在田因大腸癌逝世,相關計劃及策略也隨之擱淺。反對勢力趁機反撲,繼任政府因此走回頭路。2004年12月21日,南韩總理李海瓚主持國務會議通過《法律韓字化相關特別措施法案》(법률 한글화를 위한 특별조치법안),將759項漢字混用的法律全以韓字取代,有歧義者仍維持漢字並記。[8][9]2005年《國語基本法》(국어기본법)出台,以法律規定公文中的漢字在括號內使用,不能再以大統領令執行。

2009年2月,在「韓漢之爭」久未停戰的南韩,20名前總理包含李海瓚在內、聯名上書青瓦台,呼籲李明博政府強化漢字教育,提議從小學開始正式開設漢字教育課程。在此之前,漢字教育可由各學校自行決定,雖然作為課外課程被實施,但在首爾特別市江南區,由區教育廳主導,區內小學將漢字教育義務化。雖然兒童們曾對此有「同音異義詞的意思能夠分辨清楚了」的好評,但韓字學會指「韓字是可以對世界誇耀的科學文字」、「漢字是特權階層的反民主文字」、「沒有南韩國民認為韓字專用不方便」,並對漢字教育持反對態度(另一方面韓字學會對於年輕人常去的夜店服飾店美妝店咖啡店使用英文等拉丁字母作為店名也是持反對態度)。

南韩政府對漢字教育的實施與否並沒有明確的立場,也就是說,漢字復活並非政治問題,而僅僅是國民的個人問題。因此,小學的漢字教育由各學校校長自行斟酌決定。不過,對於漢字教育沒有認識的校長有時把自由裁量的時間用作電腦跆拳道的教育。同時,理解漢字教育的校長,用市售教材進行漢字教育。所以,南韩國民的漢字能力會因為出身學校的不同而產生程度不一的現象。基於這個背景,現在在教育最前線任職的教職員們剛好成長於最缺乏漢字教育的時代,漢字復活將因此面臨更大的困難(不過南韩街頭充斥大量的漢字補習班,因此有能力的家長仍會將小孩送去補習漢字)。而南韩的大學內,根據本科學院的不同,取得畢業資格前需進行漢字測驗的情況較多,而各個學校對合格者的要求也有差異,多數情況為,通過測驗的必要漢字數量為2級(2000-2800字)至3級(1000-1800字)的程度。現在,除了與文言文相關的書籍以外,南韩的日常漢字混用出版物多被限制為專門書籍(如法學或醫學書籍)。

南韩政府從2011年開始,建議各小學將漢字學習列入正規教育課程,民調方面83%的家長贊成。並擬於2018年在小學3年級以上教科書推行漢字並記[10]蓋洛普民調67%贊成[11]

2012年10月22日,語文政策正常化促進會等向憲法裁判所提出《國語基本法》違憲控訴,認為去除韓文中的漢字表記,違反人們使用語文及接受漢字文化教育的權利。[12][13][14]2016年11月24日,憲法裁判所裁定《國語基本法》合憲[15]

2015年9月23日,南韩教育部宣佈「2015改正教育課程」(2015 개정 교육과정)包含「教科書漢字並記」(교과서 한자병기),但之前即引發素來反對漢字教育的全國教職員勞動組合反彈,自行調查2215位小學老師成員意向中,一面倒87.8%反對,並指控背後有漢字能力檢定業者在運作[16]

2016年12月30日,歷經爭議跟波折將政策的漢字「並記」改成「表記」後[17][18],南韩教育部宣佈依據稍早發表的《初等學校教科書漢字表記方案研究》(초등학교 교과서 한자 표기 방안 연구),2019年起在全國小學5、6年級教材標註漢字及讀音釋義,裨益學生了解專有名詞[19][20][21]。但在文在寅上台後,南韩教育部為避免爭議已悄悄地廢棄這項政策[22]

越南

19世紀開始普及法國傳教士設計的羅馬字,1919年的科舉廢除,漢字也逐漸被停用了。

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成立後,漢字教育已經不存在了;越南共和國在1975年前,中等教育中仍保留「漢文科」。越南統一後全面使用國語字

現時越南呼籲漢字恢復的運動非常少,但是由於越南的古典書籍全部用漢字喃字紀錄,所以,越南出現了將漢字、漢文(文言文)加入用高中文科選修科目的呼聲。

胡志明市國家大學語言學教授高春灝(越南語Cao Xuân Hạo高春灝)曾表示:「從語言學角度看,越南語使用羅馬字表記並不合適,捨棄了漢字和喃字,是對文化的損失」。2005年7月,當時的越南國家主席陳德良在訪問中國時曾表示「我們認為拉丁文字有一定便利,但同時也越來越顯示出不利的一面。十九世紀前我們的文學,年輕一代越來越看不懂」,並認為讓越南年輕人學習認識漢字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23]

在經歷了捨棄漢字、發展拼音文字的時期後,2009年,越南數十位學者聯名上書教育部,建議實行小學和中學必修漢字的制度,並認為漢字教育應該重新得到重視。2010年,胡志明市國家大學文化與語言系段黎江(Đoàn Lê Giang)教授在越南青年報(Báo Tuổi Trẻ)上指出現今越南許多的漢越詞錯寫,因為年輕一輩大多不懂漢字辭源,並指出日本曾經試圖拉丁化,結果招致失敗,終究回歸假名與漢字;北韩在十五世紀創造了諺文,雖然在今天的南韩,生活中大多不使用漢字,但為了與歷史做連結,南韩教育仍教授學生應有的漢字量。他呼籲越南應將義務教育加入漢字教育,使越南文化更加豐富,讓一般人都能夠掌握、保護越南的固有文化。[24]

漢字在越南重新受重視的很大一個原因,是發展經濟的需要。據統計,在越南的外資中,漢字文化圈地區佔40%,而且中國是其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另外,漢字傳入越南之前,越南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越南文明是用漢字記載的,如果廢除了漢字,就等於否定了以前本民族所有的文化成果。[3]

參考文獻

  1. 鲁迅论语文改革. 時代出版社. 1949年4月初版. 
  2. 日本汉字产业成了“摇钱树”.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9-02-16 [2012-12-08]. 
  3. 3.0 3.1 汉字全球复兴. 新華網. 2009-07-06. [失效連結]
  4. 鄭愚相. 한글만 쓰기가 몰고 온 어느 公务员의 舌禍. 월간한글+汉字문화 (全國漢字教育推進總聯合會). 2004年5月, (58): 12–13 [2014-11-25] (韩语). 
  5. 南韩將部分恢復使用漢字. 光明日報. 1999-02-11.
  6. 李應百. 汉字敎育은 复活해야 한다. 월간한글+汉字문화 (全國漢字教育推進總聯合會). 2002年6月, (35): 56–58 [2014-11-25] (韩语). 
  7. 例如《在外國民登錄法1999年政府提案版本PDF現行PDF已改成諺文表記。
  8. 법률 759개서 한자 사라진다. 畿湖日報. 2004-12-21 (朝鮮文).
  9. 漢字將從南韩法律條文中消失. 中國青年報. 2004-12-22.
  10. 한자 알면 한글 교육에 걸림돌 될까. 中央日報 (南韩). 2014-11-12 (朝鮮文).
  11. 초등 교과서 한자 병기 67% '찬성'. 聯合經濟. 2014-10-08 (朝鮮文)
  12. 韓文專用與漢字並用的爭議再次走向法庭. 中央日報 (南韩). 2012-10-23.
  13. 憲法裁判所將對《國語基本法》是否違憲進行判決. 南韩國際廣播電台. 2016-05-11.
  14. 朴春蘭. 韩国去汉字化vs韩汉并行. 亞洲週刊. 2016-05-29, 30 (21). 
  15. 高美錫. 英语鸿沟和汉字差距. 東亞日報. 2016-11-25. 繁體中文韓文日文英文. 
  16. 앞에서는 한자병기 추진, 뒤로는 한자시험업체와 손잡는 교육부의 한심한 행태 (新聞稿). 全國教職員勞動組合. 2015-06-02 (韩语). [永久失效連結]
  17. 韩国教育部、小学教科书の汉字并记撤回. 韓民族日報. 2015-09-22 (日語). 
  18. 배용진. 초등교과서에 한자 ‘병기’ 대신 ‘표기’ 추진한다. 週刊北韩 (北韩日報). 2016-04-25 (韩语). 
  19. 2019년부터 초등 5∼6년 교과서에 300자 내 한자 표기. YNA. 2016-12-30 (韩语). 
  20. 초등학교 5~6학년만 교과서에 汉字 쓴다. 北韩日報. 2016-12-31 (韩语). 
  21. 제목 : 필요한 경우, 초등 교과서 한자 표기 이렇게 (新聞稿). 敎育部. 2017-01-03 (韩语). 
  22. 韩国教育部、小学校教科书への汉字并记政策を廃弃. 韓民族日報. 2018-01-10 (日語). 
  23. 越南主席陈德良:学习汉语 让年轻一代了解历史. 陳德良說,越南到十九世紀末仍舊使用古代漢字及「喃字」(越南用漢字來表記越南語,稱為「字喃」或「喃字」),二十世紀開始用拉丁文字。「我們認為拉丁文字有一定便利,但同時也越來越顯示出不利的一面。十九世紀前我們的文學,年輕一代越來越看不懂。」 ……對傳統文化不能很好地得到繼承,陳德良感到非常遺憾。「因此,我們認為,年輕人學習認識漢字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24. Cần khôi phục việc dạy chữ Hán trong nhà trường. Báo Tuổi Trẻ. 2010-06-26.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