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快車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IHP-1
任務類型日光層科學,行星飛越
運營方國家航天局
任務時長25年(計劃)
任務開始
發射日期提議時間:2024 年 5 月[1][2]
飛掠地球重力助推
最接近2025 年 10 月 [2]
飛掠地球(重力助推)
最接近2027 年 12 月 [2]
飛掠木星
最接近2029 年 3 月 [2]
飛掠創神星
最接近待定 [1][3]
距離待定
 
IHP-2
任務類型日光層科學,行星飛越
運營方國家航天局
任務時長25年(計劃)
任務開始
發射日期提議時間:2024-2026 年 5 月[1][4]
飛掠地球重力助推
最接近2027 年 5 月 [2]
飛掠地球(重力助推)
最接近2032 年 3 月 [2]
飛掠木星
最接近2033 年 5 月 [2]
飛掠海王星
最接近2038 年 1 月 [2]
距離1,000 公里
飛掠柯伊伯帶天體(待定)
最接近待定 [2]
距離待定
 

星際快車 (Interstellar Express) 或星際日光層探測器 (Interstellar Heliosphere Probe) 是中國國家航天局提出的用於探索日光層星際空間的一對探測器[3]這些探測器將於 2024 年發射,並沿著不同的軌跡與木星相遇,以幫助它們離開太陽系。第一個探測器「IHP-1」將飛向日球層的前端,而第二個探測器「IHP-2」將在靠近尾部飛行,並於 2038 年 1 月掠過海王星海衛一[2][5]2030 年發射的另一個探測器可能會飛到日球層的北半部。[1][6]它們也將分別是第六艘和第七艘離開太陽系的太空飛行器,以及第一個這樣做的非美國探測器。

歷史

迄今為止,只有兩個探測器探索了星際介質: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兩艘航海者號都使用重力輔助將它們帶出黃道:航海者 1 號於 1980 年與土星一起向北,航海者 2 號與海王星一起向南 1989 年。 然而,這兩個探測器都沒有飛過黃道,都朝著日光層銀河系中心方向進,就像美國宇航局後來的探測器新視野號一樣,於 2006 年發射。後來的太空飛行器,如卡西尼-惠更斯號,收集了有關日光層和 它如何與星際介質相互作用,這表明日光層的形狀不像彗星,而是呈球形。

概述

太空飛行器的目標是到2049年達到100個天文單位,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周年。[2]每個探測器的重量約為 200 公斤,使用 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生器 (RTG)作為動力,並攜帶 50 公斤或更多的科學有效載荷,包括光學相機、磁力計、塵埃探測器以及中性原子和粒子有效載荷。[1][2][3]他們還可能研究與星際空間相比電離的異常 宇宙射線,以幫助理解 日球層 為何如此運作,同時還探索行星際塵埃和星際介質。[5]機頭和機尾太空飛行器將使用 RTG 提供動力; 潛在的北日光層探測器將使用核反應爐。[1][6]根據是否使用單組元推進劑或離子推進,探測器將使用 長征 3B長征 5 火箭發射。[1][3]

目前關於探測器的信息很少; 例如,兩者的發射日期可能是 2024 年或 2025 年,但一些消息來源稱「IHP-2」可能會在 2026 年發射。[4]雖然計劃在「IHP-1」的地球重力輔助後飛越木星,但據稱也考慮飛越土星。[7]創神星創衛一目前被認為是潛在的飛越目標,[1][2]儘管由於軌道定位,它們更有可能完成「IHP-1」。半人馬小行星也在考慮探索。[1][5]

軌道

「IHP-1」將於 2024 年 5 月發射。2025 年 10 月,它將返回地球進行重力助推,然後在 2027 年 12 月返回地球進行另一次重力助推。 2029 年 3 月,探測器將飛越木星,將其發送到朝向日球層前端的軌道,並可能沿途觀察 半人馬小行星 或柯伊伯帶天體,包括可能的 創神星。[1]到 2049 年,探測器將距離地球 85 個天文單位。

「IHP-2」將於 2024 年 5 月或 2025 年發射,但同樣會分別在 2027 年 5 月和 2032 年 3 月接受來自地球的兩次重力助推。 2033 年 5 月的木星飛越將使其在 2038 年 1 月飛越海王星和海衛一的路徑上飛越雲層頂部僅 1,000 公里的高度。 探測器還將在飛越之前釋放大氣撞擊器。[3]在飛越之後,探測器將訪問另一個柯伊伯帶天體,到 2049 年,探測器將離開地球 83 個天文單位,朝向尚未探索的日球層尾部。


飛越的目標

IHP-1

IHP-2

參考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Wu, Weiren; Yu, Dengyun; Huang, Jiangchuan; Zong, Qiugang; Wang, Chi; Yu, Guobin; He, Rongwei; Wang, Qian; Kang, Yan; Meng, Linzhi; Wu, Ke; He, Jiansen; Li, Hui. Exploring the solar system boundary. SCIENTIA SINICA Informationis. 2019-01-09, 49 (1): 1 [2021-07-01]. ISSN 2095-9486. doi:10.1360/N112018-00273 (英語). 
  2.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Jones, Andrew. China Considers Voyager-like Mission to Interstellar Space. Planetary.org (The Planetary Society). 2019-11-19 language=en [2021-04-29]. 
  3. 3.0 3.1 3.2 3.3 3.4 Jones, Andrew. China to launch a pair of spacecraft towards the edge of the solar system. SpaceNews (SpaceNews). 2021-04-16 [2021-04-29] (英語). 
  4. 4.0 4.1 Shim, Chang-seop. 중국, 인터스텔라 탐사에 나설까 – Sciencetimes. [2021-06-25] (朝鮮語). 
  5. 5.0 5.1 5.2 Wang, Chi; Li, Hui; Guo, Xiaocheng; Xu, Xinfeng. 太阳系边际探测项目的科学问题. 深空探測學報(中英文). 2021-01-27, 7 (6): 517–524 [2021-07-01]. ISSN 2096-9287. doi:10.15982/j.issn.2096-9287.2020.20200058. 
  6. 6.0 6.1 Song, Jianlan. “Interstellar Express”: A Possible Successor of Voyagers. InFocu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1-04-29]. 
  7. Welch, Faye. A new step in the space race: China travels to the stars. Commentary Box Sports. 2021-04-18 [2021-07-0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