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天宫一号示意图
中国空间实验室示意图
任务类型空间交会对接、空间试验
运营方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航天器属性
航天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航天器类型试验飞行器
制造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发射质量8,506千克(18,753磅)[1]
任务开始
发射日期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507秒
载具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
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921发射工位
任务终止
丢弃形式大气层再入
停用日期2016年3月21日[2]
轨道衰减日2018年4月2日[3]
着陆地南太平洋
轨道参数
参考系地心
轨域低地球轨道
近地点290千米(180英里)
远地点317千米(197英里)
倾角42.8555°
周期90.6分钟
 

天宫一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实验性轨道飞行器[4],重达8.5吨,设计寿命为两年。天宫一号于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507秒发射升空,2016年3月21日停止运行,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再入大气层,坠入南太平洋中部区域。[5]

2011至2013年间,中国相继发射了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6],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7]。其中,神舟八号于2011年11月1日发射,并于11月3日和14日两次成功与天宫一号对接。[8]2012年6月18日中午,神舟九号携三名宇航员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宇航员成功进入到天宫一号内部。2013年6月中国首次执行的应用太空任务神舟十号发射,第二次有组员访问空间站,两次的驻守任务超过了本身最初设定的对接试验目标甚多。

2016年3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天宫一号在完成各项在轨试验后,已超前完成其与其他天宫系列的历史任务,不过其功能突于近日失效并终止了数据连接,将落入地球大气层烧毁。[9][10]而其原定执行后续任务,亦将暂时由天宫二号取代,同时为了加紧时间,后继者天宫二号改以天宫一号的备份器为基础快速开发,并于2016年9月升空替补。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落入大气层,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落入大气层的过程中烧毁。[11]

概要

天宫一号作为一个目标飞行器,有别于天空实验室或空间站核心舱和实验舱,其目的只是作为其他飞行器的接合点,并不会长时间逗留太空。天宫一号设计飞行寿命为两年,而实际飞行了四年时间,超过了本身的计划许多。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于凌晨1时36分完成对接,是中国太空史上第一次航天器对接,也使中国成为继苏联俄罗斯)、美国后的第三个完成太空对接的国家。

任务历程

发射准备

2011年6月29日,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目前的各项测试工作也同样顺利。2011年7月24日,中国《解放军报》报导,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已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行任务参试人员等已集结载人航天发射场,目前,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为达成交会对接任务,“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共进行近170项技术更改,其中有5项技术是首次使用。2011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新闻发言人宣布,天宫一号将于9月27日至30日择机发射。[12]2011年9月2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表示,在27日和28日两天,因为天气原因不适合进行航天发射,所以天宫一号发射窗口将在29日和30日之间进行选择。

飞行器发射

2011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亲临观看发射实况,其中胡锦涛等七位常委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实况,温家宝贺国强则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发射。[13]北京时间21时16分3.507秒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轨道控制

2011年9月31日凌晨1时58分,“天宫一号”绕地飞行了四圈,到达近地点时顺利进行了第一次变轨,开机时长是32.3秒。2011年9月30日16时9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成功实施第二次轨道控制,近地点高度由两百千米抬升至约362千米,顺利进入在轨测试轨道。

2011年10月1日,天宫一号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启动,转入自主运行。[14]2011年10月10日,天宫一号升空后首次对外发布太空中的照片。图片为其自身携带摄像机拍摄,其中可以看到天宫一号资源舱外表的局部和中继卫星天线。[15]

太空对接测试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于三日凌晨1时36分完成对接,是中国太空史上第一次航天器对接,也使中国继前苏联(俄罗斯)、美国后,成为第三个完成太空对接的国家。2011年11月14日19时2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机构顺利解锁,组合体成功分离,神舟八号飞船缓缓撤离至一百四十米停泊点。20时00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这次对接试验成功,进一步考核检验了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的功能与性能,获取了相关数据,达到了预期目的。[8]

2012年6月18日14时14分,在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程序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自动交会对接)取得成功。对接完成、两飞行器形成稳定运行的组合体后,航天员于17时左右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16]2013年6月24日,神舟九号航天员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对接,中国首次空间手控交会对接试验成功。这意味着,中国完整掌握了空间手控交会对接技术,具备了以不同对接方式向在轨飞行器进行人员输送和物资补给的能力。[17]

短期在轨生活和科研

神舟九号的三名宇航员,左起分别为景海鹏刘旺刘洋
二〇一三年六月,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的地面投影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第一次组合体飞行期间,天宫一号完成了所有预期目标,但航天员也将短期驻留六天,开展载人环境维护操作、在轨航天医学实验和更换维修性试验等工作。[18]2012年6月16日17时6分,景海鹏开启了天宫一号实验舱的舱门。景海鹏与刘旺于17时7分相继进入天宫一号。在此期间,刘洋在返回舱值守。十几分钟后,刘洋也进入天宫一号实验舱。

2013年6月18日,首次应用性太空任务神舟十号出发,航天员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对接,航天员进入到天宫一号内部,将开展为期十五天的在轨生活和科研活动,并超量完成了本身的一些任务,此时其实已经完美达成了历史使命。2013年6月20日,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进行了首次五十分钟的太空授课。

天宫一号实验舱内有不少电子设备。为了保证安全,飞行器内部气密隔舱,采用了大量圆角设计,避免航天员与舱壁碰撞而受伤。天宫一号内每个区域旁边,都设有数量不等的手脚限位器,总数达到三十余个,每个长约二十厘米,采用锦丝带材质的手脚限位器设置在舱壁四周。这种小型装置可以让航天员在失重飘移状态下,固定航天员。

数据连接中断及再入烧毁

2016年3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天宫一号在超期服役两年半、完成各项在轨试验后,其功能于近日失效,数据服务正式终止。[19]外媒报道天宫一号由于电池故障,预期将于未来再入地球大气层。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等机构监测分析推测,2017年10月至明年2018年3、4月初左右会进行坠落,同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发现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载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海域[20],而媒体随后报导指出,所幸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中被烧毁。

组成

天宫一号飞行器长十点四米、最大直径3.35米、重量约8.5吨。

天宫一号内部分为两个舱,包括了为航天飞行提供动力资源舱,也作为了航天员生活工作的密封舱。并在前半部分附设一个临时性质的实验舱,前端有一个对接机构,还有一些实验袋,可进行一些医学、再生生保实验等,原型并作为天舟号货运飞船的前身[4]

交会对接

天宫一号(左侧)和神舟飞船(右侧)对接的示意图
天宫一号对接后的运行动画

神舟八号

  •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天宫一号于3日凌晨1时36分完成对接,是中国太空史上第1次航天器对接。
  • 2011年11月14日19时2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机构顺利解锁,组合体成功分离,神舟八号飞船缓缓撤离至140米停泊点。20时00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这次对接试验成功,进一步考核检验了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的功能与性能,获取了相关数据,达到了预期目的。[8]

神舟九号

  • 2012年6月18日14时14分,在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程序后,中国完成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自动交会对接)。对接完成、两飞行器形成稳定运行的组合体后,航天员将于17时22分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16][21]实际上,航天员于17时07分陆续进入天宫一号飞行器,早于原定时间。
  • 在组合体飞行6天后(6月24日),神九和天宫一号将再次分离,在航天员的手动控制下完成第二次交会对接。6月23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宣布,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手控交会对接计划于6月24日12时38分实施,航天员将手动控制神舟九号飞船完成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任务。[22]
  • 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航天员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对接,中国首次空间手控交会对接试验成功。这一操作是由43岁的航天员刘旺实施的。12时许,他通过手柄控制飞船的姿态、速度和方向,使神舟九号从140米外向天宫一号缓缓接近,最终成功捕获天宫一号。[17]

神舟十号

  •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发射升空,17时48分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 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机构锁紧,二飞行器形成组合体,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23]
  • 2013年6月13日16时17分,神舟十号飞船航天员成功开启天宫一号舱门,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以漂浮姿态入驻天宫一号[24]。进行为时12天的短期的有人照管实验,期间进行了包括空间授课,这将是继奋进号之后,世界第二次空间授课,由王亚平主讲。
  • 2013年6月23日8时26分,三名航天员进入神舟十号飞船,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离,准备进行手动交会对接[25]
  • 2013年6月23日10时00分,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环接触。
  • 2013年6月23日10时07分,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机构锁紧,二飞行器形成组合体,成功实现手动交会对接。

参考文献

  1. Tiangong-2 takes China one step closer to space station. xinhua. huaxia, ed. 2016-09-16 [2017-01-12] (英语). 
  2. 天宫一号全面完成各项在轨试验任务 正式终止数据服务. 中国载人航天. 2016-03-21 [2021-07-15]. 
  3.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再入大气层. 中国载人航天. 2018-04-02 [2021-07-15]. 
  4. 4.0 4.1 天宫一号内部分实验舱和资源舱 寿命仅两年. 科学网. 2011-09-27 [2011-09-27]. 
  5. 我国将于2010年-2011年底发射小型太空站. CCTV. [2008-09-30]. 
  6. 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成功實現手控交會對接. 亚太日报. 2013-06-24 [2019-07-25]. 
  7. 任沁沁; 罗沙. “天宫一号”将于2011年下半年发射. 科学网. 2011-03-01 [2011-03-01]. 
  8. 8.0 8.1 8.2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对接成功(组图). 新浪网. 2011-11-14 [2011-11-14]. 
  9. China's 1st space lab Tiangong-1 ends data service. spacedaily.com. [2017-09-14]. 
  10. 天宫一号正式终止数据服务 全面完成各项在轨试验任务. 新华网. [2017-09-14]. 
  11.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再入大气层.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方网站. [2018-04-02]. 
  12. 天宫一号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酒泉择机发射. [2011-10-02]. 
  13.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圆满成功. [2011-09-30]. 
  14. “天宫一号”生命保障系统启动 转入自主运行_军事频道_凤凰网. 凤凰网. [2019-07-24]. 
  15. 天宫一号首传自拍图 为自身携带摄像机拍摄(图)——中新网. www.chinanews.com. [2019-07-25]. 
  16. 16.0 16.1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完成首次载人交会对接. 中国新闻网. 2012年6月18日 [2012年6月18日] (简体中文). 
  17. 17.0 17.1 我国首次手控空间交会对接成功. 新华网. 2012年6月24日 [2012年6月24日] (简体中文). 
  18. 天宫神九载人自动交会对接分三阶段 太空人驻留六天. 中国新闻网. 2012年6月18日 [2012年6月18日] (简体中文). 
  19. 天宫一号完成各项在轨试验 将再入大气烧毁. 腾讯新闻. 2016-03-22 [2016-03-27]. 
  20.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再入大气层. 新华网. 2018-04-02 [2018-12-22]. 
  21. 神九首吻天宫 航天员将住6天. 新京报. 2012年6月19日 [2012年6月18日]. 
  22.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24日实施手控交会对接. 新华网. 2012年6月23日 [2012年6月24日]. 
  23. 详讯: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中国新闻网. 2013-06-13 [2013-06-17]. 
  24. 高清组图:神舟十号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 新华网. 2013-06-14 [2013-06-17]. 
  25.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成功实现手控交会对接. 新华网. 2013-06-23 [2013-06-17].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