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開央不圓唇元音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澳门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半開央不圓唇元音
ɜ
ɛ̈
ə̞
ɐ̝
IPA編號326
編碼
HTML碼(十進制)ɜ
Unicode碼(十六進制)U+025C
X-SAMPA音標3
ASCII音標V"
IPA盲文⠲ (braille pattern dots-256)⠜ (braille pattern dots-345)
音頻範例
noicon

半開央不圓唇元音(open-mid central unrounded vowel、low-mid central unrounded vowel[1])是元音的一種,存在於一些語言當中。該元音的國際音標ɜ,形如左右翻轉的希臘字母ε」。1993年以前該元音的國際音標記作ɛ̈

特徵

  • 圓唇度不圓唇元音,嘴唇自然放鬆,不特別向前突起。

見於

語言 詞彙 國際音標 意義 註釋
南非語 標準音[2] lig [lə̞χ] 也被描述為中元音[ə][3]一般記作⟨ə⟩。參見南非語音系
哥打巴托棉蘭老語[4] [bätɜʔ] 孩子 /a/在聲門音前的同位異音;可記作⟨ʌ⟩。[4]
荷蘭語[5] grappig [ˈχɾɑpə̞χ] 有趣 /ə/的可能實現。[5]參見荷蘭語音系
艾米利亞語 博洛尼亞方言 métter [ˈmet̪ːɜr] [來源請求]
英語 標準英音[6] bird [bɜːd] 槽化 (舌頭成槽如[ɹ])。"Upper Crust RP"使用者將其發作更開的[ɐː],但對於其他使用者它實際上是中元音([ɜ̝ː])。這個元音和有R音的方言的R色彩元音[ɝ]對應。
俄亥俄州[7] bud [bɜd] 美國英語中記作⟨ʌ⟩的一種實現,這是Midland美國南部英語的特徵。在整個國家這都不是標準的拼寫。[6][7]
德克薩斯州大部分[7]
威爾斯英語[8] 部分使用者。[8]和其它威爾斯方言/ə//ʌ/對應。[9]
蘇格蘭英語[10] [bɜ̠d] 有些後移;可能是更靠後的/ʌ/
德語 開姆尼茨方言[11] passe [ˈb̥ɜsə] 我經過 一般記作⟨a⟩。
多數使用者[12] herrlich [ˈhɜːlɪç] 精彩 [ɛɐ̯]的一般交替。[12]參見標準德語音系
豪薩語[13] [比如?] /a/可能的同位異音,可以和[ə]一樣閉,或和[ä]一樣開。[13]
Jebero[14] [ˈkɘnmɜʔ] 土著 /a/在閉音節的同位異音。[14]
Kaingang[15] [ˈɾɜ] 標記 自央元音[ɜ]到後元音[ʌ]變化。[16]
Kalagan Kaagan[17] [mɜˈt̪äs] /a/的同位異音;可記作⟨ʌ⟩。[17]
Kallahan[18] [比如?]
Paicî[19] rë [ɾɜ] 他們(前綴) 可以記作⟨ʌ⟩。
羅馬尼亞語 標準音[20] măr [mə̞r] 蘋果 一般記作⟨ə⟩。參見羅馬尼亞語音系
特蘭西瓦尼亞變體[21] a [aˈʂɜ] 多麼 和標準羅馬尼亞語[ä]對應。參見羅馬尼亞語音系
Sama Sibutu[22] [ˈsäpɜw] 屋頂 /a/的同位異音;可以記作⟨ʌ⟩。[22]
信德語[23] [sə̞rə̞] 葬禮 一般記作⟨ə⟩。
Temne[24] pȧs [pɜ́s] 一般記作⟨ʌ⟩。[24]
意第緒語 標準音[25] ענלעך [ˈɛnlɜχ] 非重讀元音。[25]參見意第緒語音系

註釋

  1. While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prefers the terms "close" and "open" for vowel height, many linguists use "high" and "low".
  2. Wissing (2012),第711頁.
  3. Wissing (2016),section "The rounded and unrounded mid-central vowels".
  4. 4.0 4.1 Kerr (1988),第110, 113頁.
  5. 5.0 5.1 Collins & Mees (2003),第129頁.
  6. 6.0 6.1 Ladefoged (1993),第82頁.
  7. 7.0 7.1 7.2 Thomas (2001),第27–28頁.
  8. 8.0 8.1 Tench (1990),第135頁.
  9. Wells (1982),第380–381頁.
  10. Lodge (2009),第167頁.
  11. Khan & Weise (2013),第236頁.
  12. 12.0 12.1 Dudenredaktion, Kleiner & Knöbl (2015),第52頁.
  13. 13.0 13.1 Schuh & Yalwa (1999),第90–91頁.
  14. 14.0 14.1 Valenzuela & Gussenhoven (2013),第101頁.
  15. Jolkesky (2009),第676–677, 682頁.
  16. Jolkesky (2009),第676, 682頁.
  17. 17.0 17.1 Wendel & Wendel (1978),第198頁.
  18. Santiago (2010),第1, 8–10頁.
  19. Gordon & Maddieson (1996),第118頁.
  20. Sarlin (2014),第18頁.
  21. Pop (1938),第30頁.
  22. 22.0 22.1 Allison (1979),第82頁.
  23. Nihalani (1999),第132頁.
  24. 24.0 24.1 Kanu & Tucker (2010),第249頁.
  25. 25.0 25.1 Kleine (2003),第263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