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卢洞石刻造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毘卢洞石造像
四川省第一批历史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地点四川省遂宁专区安岳县石羊乡
地点四川省遂宁专区安岳县石羊乡
时代宋朝
编号33
登录1956年8月16日
毗卢洞石刻造像
四川省重新确定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点四川省安岳县
地点四川省安岳县
时代宋朝
编号45
登录1980年7月7日
毗卢洞石刻造像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点四川省安岳县
地点四川省安岳县
时代
编号463
登录2001年6月25日

毗卢洞石刻造像位于四川省安岳县石羊镇赤云片区油坪村,1956年8月16日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历史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洞内刻柳本真十劫修行图,另有浮雕小像300余[1]。1980年7月7日重新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2001年6月25日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毗卢洞石刻造像始凿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宋朝为极盛时期,这里是北宋四川佛教密宗的主要道场之一。现有摩崖造像465尊,碑刻题记32处,主要位于毗卢洞、幽居洞、千佛洞和观音堂内。最著名的一尊造像是观音堂内地水月观音,俗称紫竹观音。[4]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在工农业生产建设中注意保护文物的通知’,“(56)省二文字第0618号”
  2. ‘关于重新公布全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一九八〇年七月七日,川府发(1980)154号文件
  3.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国发〔2001〕25号,2001年6月25日
  4.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至第五批·第Ⅲ卷. 文物出版社. 2004. ISBN 7-5010-1525-2.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