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注音符号与相关变体(灰底)
声母
发音
方式
塞音 擦音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舌尖
舌根
舌冠
翘舌
平舌
其他
介母
介音
韵母
单韵
复韵
鼻韵
其他

)是注音符号中的声母之一,字形取自“浍”的古字“巜”,发音则取官话“巜”字(音ㄍㄨㄟˋ)的声母。《说文解字》:“巜:水流浍浍也。”

“ㄍ”的发音为不送气清软颚塞音//,不过单讲“ㄍ”这个符号时通常会发为“ㄍㄛ”或“ㄍㄜ”。

汉语拼音通用拼音粤拼中对应的为〔g〕,威妥玛拼音台罗拼音马拼等则为〔k〕。注音字母苗文中,“ㄍ”同时表示不送气清软颚塞音//〔g〕跟不送气清小舌塞音//〔gh〕。

相关变体

注音符号的扩充版本闰音符号中,另增加了“ㆣ”()作为“ㄍ”的浊音对应,写法为最末笔收个圆但不突出(见右图)。台湾方音符号亦从之。“ㆣ”发音为浊软颚塞音/ɡ/,可用于台湾闽南语、中古汉语等有浊软颚塞音的汉语,在台罗拼音中对应的即为〔g〕。方音注音符号则改作“”形。

须注意的是,在旧版Unicode中,因字型显示不当,“ㆣ”的最末笔收个圆后往往突出。这是不正确的字形,Unicode最新版已更正之。

此外,台湾方音符号还有“ㆻ”(),为缩小版的“ㄍ”,写在韵母元音后,用于软颚入声//。在台湾方音符号里,其上多一点表示阳入,无点则为阴入。它在粤拼、台罗拼音对应为写在字末的〔k〕,如“角”的台语发音为/kɑk̚˧˨/,写为“ㄍㄚㆻ”〔kak〕。方音注音符号则“”与“”皆有使用,视乎该地区的标注习惯。

Unicode收录它的时候,写错为缩小版的“ㄎ”,导致它与“ㆴ”、“ㆵ”不一致,后来台湾使用者发现错误,追加真正的“”,Unicode才收录它[1]。缩小版的“ㄎ”即闰音符号中的写法“”,见条目。

粤语圆唇化的声音//,闰音符号只把它视为“ㄍ”与介音“ㄨ”的组合,但学界普遍已将之视作声母。方音注音符号增加了“”来标示,见条目。

编码与拼音

字元 图档 编码 国际音标 汉语拼音 威妥玛拼音 台罗拼音 通用拼音 粤拼 马拼 拉丁苗文
Unicode Big5 GB 2312
U+310D A37C A8CD g k k g g k g
gh
U+31A3 未收录 未收录 g gg g gh
ㄍ゙ 未收录 未收录 未收录
U+31BB 未收录 未收录 -k -k -k -k

注释

  1. Universal Multiple-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Proposal to fix glyphs in bopomofo extended block and encode one bopomofo letter ,2018年6月13日

参考资料

  • 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注音符号总表》,北平: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1932年4月。
  •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敎厅:《广州音农民速成识字课本》,广州:华南人民出版社,1952年8月。
  •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敎厅:《广州音职工速成识字课本》,广州:华南人民出版社,1952年11月。
  • 中国文字改革硏究委员会秘书处拼音方案工作组:《全国主要方言区方音对照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12月。
  • 吴守礼:《国台对照活用辞典》,台北:远流,2000年8月。
  • 台湾当局“国语推行委员会”:《“国语”注音符号手册》,台北:台湾当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200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