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illa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不转换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Mozilla
成立1998年3月31日,​26年前​(1998-03-31
創辦人網景通訊公司
产业開源軟體
產品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
主要部門
网站www.mozilla.org

Mozilla是一个自由軟體社群,由網景通訊公司的成員於1998年創立[1][2]。在非正式的場合下,「Mozilla」這個名字常用於不同的事物上。這些事物大都与現已歇業的網景通訊公司及其旗下的應用軟體相關。許多其它「Mozilla」名詞的用法請見下方敘述。

开发代號

最初,「Mozilla」被用作網景領航員的开发代號。網景通訊公司希望網景領航員能夠取代当时世界第一的Mosaic,而這個名字由「Mosaic Killa」(Killa是俚語中Killer的拼法)变化而来[3],并与经典的虚拟怪物哥吉拉谐趣:「Godzilla eat the Mosaic」,即Mosaic+Godzilla+Killa=Mozilla[4],Netscape工程師傑米·加文斯基說他是在一次Netscape員工會議上想到這個名字的[5][6]

开放原始代码计划

1998年3月31日,Netscape在源碼開放許可證的安排下,公開了網景通訊家的大部分原始碼。這個項目沿用了Mozilla的名稱,並且新成立了Mozilla开发社群,及其專門網站Mozilla.org[7]。不過由於通訊家的原始碼老舊難以維護,通訊家的原始碼差不多被全部拋棄,Mozilla社群开发出更穩定、更多功能的新一代互聯網應用套件。經過一段長時間的开发之後,應用套件終於在2002年6月5日誕生。Mozilla当时成為該應用套件的名字。

Mozilla的程式碼成為了Netscape 6Netscape 7的基礎。而由基金會推出的Mozilla FirefoxMozilla Thunderbird也是基於Mozilla最底層的程式碼。為了幫助一般用戶分辨基金會旗下的多個軟件,基金會開始把應用套件稱呼為「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简称「Mozilla Suite」。

Mozilla基金會已不維護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以便集中开发人员的精神在Firefox和Thunderbird上。現時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已由非正式的SeaMonkey所取代[8]

社群

Mozilla社群由來自全球的積極貢獻者支持,部分志工参与運作,包括軟體在地化程式設計等。

Mozilla社群也指一个非嚴密组织。其成员使用、开发、推廣並支持Mozilla相關計畫及Mozilla宣言開放網路理念[9],名為「Mozillians」(中文:摩茲志士」或「摩茲人[10]。 具體的行動包括:

  • 翻譯在地化Mozilla的軟體及網站成為其他语言。
  • 部落格或各相關活動進行網頁标准宣導,有時是独立行動、有時以更具组织的形式諸如“Mozilla Reps”專案呈現[11][12]
  • 组织在地及国际相關Mozilla會議,例如:Mozilla Camp、Mozilla Summit及Drumbeat。
  • 透過網路論壇IRC等管道提供Mozilla产品使用者支援。
  • 為學童组织教育活動,透過如“Hackasaurus”[13]等專案傳授全球資訊網及如何制作網路內容等知識。
  • 測試Mozilla各产品的未正式發行版本並回報問題[14]

許多此類活動為志願工作,而部份則由Mozilla基金會贊助[15]

參考文獻

  1. Netscape Accelerates Communicator Evolution With First Release Of Next-Generation Communicator Source Code To Developer Community Via mozilla.org. Netscape. [2011-12-06]. 
  2. Mozilla Manifesto. Mozilla.org. [2012-03-21]. 
  3. Firefox Market Dynamics: the evolving state of the browser business. [2015-07-31]. 
  4. Payment, S. Marc Andreessen and Jim Clark: The Founders of Netscape. Rosen Publishing Group. 2007 [2020-12-09]. ISBN 9781404207196. 
  5. Zawinski, Jamie. nscp dorm. 1996 [2007-10-12]. 
  6. Dave Titus with assistance from Andrew Wong. How was Mozilla born. [2015-06-28]. 
  7. Netscape Announces mozilla.org, a Dedicated Team and Web Site Supporting Development of Free Client Source Code. Netscape. [2012-08-21]. 
  8. Eich, Brendan; David Hyatt. mozilla development roadmap. Mozilla. April 2, 2003 [2009-08-02]. 
  9. Mozilla 宣言. Mozilla.org. [2012-06-05]. 
  10. the Mozilla community directory. mozillians.org. [2012-03-21]. 
  11. William Quiviger talks on Mozilla's REP PROGRAM (ReMo); Kape + Teknolohiya, August 26, 2011. Ayalafoundation.org. 2011-08-26 [2012-03-21]. [永久失效連結]
  12. For Mozilla, users are not the end. Expressbuzz.com. 2012-03-02 [2012-03-21]. [永久失效連結]
  13. Hackasaurus. Hackasaurus. [2012-03-21]. 
  14. QMO - the home of Mozilla QA. Quality.mozilla.org. [2012-03-21]. 
  15. About the Mozilla Corporation. Mozilla Foundation. [2015-07-19].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