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寺(黑龍江)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永寧寺,是1413年(永樂十一年)明朝宦官亦失哈在巡視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所轄地區時,在奴兒干都司官衙所在地附近原有觀音堂的基礎上所修建的一座供奉觀世音菩薩佛寺,位於黑龍江入海口附近的奴兒干城(今俄羅斯尼古拉耶夫斯克特林)。

歷史

1409年(永樂七年),明朝在奴兒干地區設立了管轄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的地方軍政機構—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明成祖朱棣派女真族宦官亦失哈作為欽差太監多次前往奴兒干都司巡視,宣諭撫慰當地人民,以便加強對這一地區的管理。亦失哈於1413年(永樂十一年)第三次巡視奴兒干都司,決定在該都司治所所在地附近原有觀音堂的基礎上修建一座供奉觀世音菩薩的佛教寺廟,並命名為「永寧寺」。永寧寺建好後,亦失哈在其上豎立了一塊石碑(永樂碑),上刻《永寧寺記》碑文,上面記載着明朝建立奴兒干都司的史實及亦失哈本人前兩次巡視的過程,以紀念永寧寺的修築。亦失哈於1432年(明宣宗宣德七年)第十次巡視奴兒干都司時,發現原先建立的永寧寺已經毀壞,於是重建了永寧寺,並於次年(1433年)在其上再次豎立了一塊石碑(宣德碑),上刻《重建永寧寺記》碑文,記載了重建永寧寺等情況。亦失哈所立的這兩塊碑被合稱為永寧寺碑

此後亦失哈再未巡視奴兒干地區,同時也再沒有明朝官方人員巡視該地區的記載,而奴兒干都指揮使司也在1434年(宣德九年)正式廢棄。儘管如此,作為明朝初期對外東北地區包括黑龍江流域進行管轄的物證,永寧寺碑成為研究明朝東北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