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北院區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故宮博物院北院區
成立日期2022年12月30日 (2022-12-30)(動工)
預計2025年底建成
地址 中國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鎮西玉河村北崔家窯
類型藝術和歷史博物館
館藏故宮博物院
所有者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北院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鎮西玉河村北崔家窯,計劃建成故宮博物院的修復文物、承接大型主題展覽的場所。[1]該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於2021年3月3日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2]2022年12月30日,故宮博物院北院區正式動工建設。[3]

規劃

故宮博物院北院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鎮南沙河畔的西玉河村,是在故宮博物院西玉河綜合業務基地的基礎上建立。此處原有崔家窯,相傳是因明朝崔氏兩兄弟在此燒磚而得名,清朝崔家窯為宮廷燒造琉璃,歸故宮管理,1998年崔家窯因環境整治而停止使用。崔家窯現存4個窯洞,計劃將來在修復後對觀眾開放。[4][5]2009年6月15日,西玉河基地業務用房及庫房工程開工。[6]

2014年故宮參觀人數達到1525萬人次,但開放面積約37萬平方米,僅占故宮總面積的52%。古建築長期作為辦公用房和文物庫房,不對觀眾開放。此外,故宮院內還有50多座「彩鋼房」及若干臨時建築,對古建築安全構成隱患。館藏180多萬件(套)文物藏品中對外展出的僅有1萬件,缺乏展陳場所。為從根本上消除北京故宮的安全隱患,全面恢復古建築原貌,2012年5月,故宮博物院提出建設「平安故宮」工程方案。2013年4月,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會議原則同意。[7]

2013年4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故宮博物院西玉河綜合業務基地調研。她實地查看了興建於明清時期的故宮博物院西玉河窯址,觀摩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書畫裝裱修復技藝」培訓,詢問了故宮博物院北院區建設規劃、故宮博物院文物藏品的修復、保護及展示情況,和有關部門、單位、專家共同研究了「平安故宮」工程總體方案。[8][9]

2013年11月9日,故宮宮廷園藝研究中心園林景觀工程在故宮博物院西玉河綜合業務基地啟動,成為故宮博物院北院區第一個開工在建項目。故宮博物院計劃在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陸續建成文物修復與展示中心、宮廷園藝中心、故宮文化傳播中心、科技保護研究中心等。[10]2013年10月9日,西玉河綜合業務基地花房建設工程竣工並通過驗收;2013年11月1日,西玉河綜合業務基地舊房改造工程於開工;2014年1月10日,周界報警工程竣工;2014年,特殊業務用房改造工程已經完成設計及監理交底工作。[11]

2013年12月5日,北院區規劃調整、編制協調會召開。調整後的項目建議書已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由文化部審核,並協調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意見。[11]

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項目是「平安故宮」工程核心內容,選址海淀區上莊南沙河畔的西玉河,建築面積安排為12.5萬平方米,計劃建成「綠色、低碳、零排放的現代化智能型建築群」,成為修復文物、承接大型主題展覽的場所。2015年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遞交《關於加快推進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項目建設的提案》,建議國家發改委加快該項目論證和審批,確保2015年內立項並開工。[7]

設計

2015年4月29日,故宮博物院北院區5個設計方案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設計人分別為:張宇、莊惟敏、崔愷、梅洪元、孟建民。[12][1]

建設

2021年3月3日,國家發改委批覆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2022年12月30日,故宮博物院北院區正式動工建設。[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