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軟齶近音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繁体转换模式
出自求聞百科
濁軟齶近音
ɰ
ɯ̯
ɣ̞
ɣ˕
IPA編號154
編碼
HTML碼(十進制)ɰ
Unicode碼(十六進制)U+0270
X-SAMPA音標M\
ASCII音標j<vel>
IPA盲文⠦ (braille pattern dots-236)⠍ (braille pattern dots-134)
音頻範例
noicon

濁軟齶近音輔音的一種,它在國際音標中的符號是ɰ,在X-SAMPA中的符號則是M\。它是閉後不圓唇元音ɯ半元音版本。

濁軟齶擦音的符號ɣ(或加上低化符的ɣ˕)有時也用於表示軟齶近音。

特點

軟齶近音的特點有:

見於

語言 詞彙 國際音標 意義 注釋
阿拉貢語[1] caixigo [kajˈʃiɣ̞o̞] 橡樹 圓唇濁軟齶近音;/ɡ/的同位異音。
阿斯圖里亞斯-萊昂語支 阿斯圖里亞斯語 [example needed] 圓唇濁軟齶近音;/ɡ/的同位異音。
埃斯特雷馬杜拉語 [example needed]
萊昂語 [example needed]
米蘭德斯語 [example needed]
加泰羅尼亞語[2][3] aigua [ˈajɣ̞wə] 圓唇濁軟齶近音;/ɡ/的同位異音。[2][3]參見加泰羅尼亞語音系
切羅基語 Ꮵ/wa-tsi [ɰad͡ʒi] 觀看 只在西部方言出現。其他方言中以[w]對應。也被寫為Ꮺ, Ꮻ, Ꮼ, Ꮽ, Ꮾ
丹麥語 老年人[4] talg [ˈtsʰalˀɣ̞] 動物脂油 圓唇濁軟齶近音。仍被老年使用者在高級語體使用,更多時候是擦音[ɣ][4]取決於環境,對應現代標準丹麥語年輕使用者[w][j][5]參見丹麥語音系
荷蘭語 東弗拉芒語[6] 西部方言裡實現/ɣ/的典型方式。[6]
法語 比利時法語[7] ara [aɰa] 金剛鸚鵡 部分使用者/ʀ/在元音間的同位異音,除非/ʀ/被實現為聯誦輔音–最常見的是實現為顫音[ʀ][7]參見法語音系
加利西亞語[8] auga [ˈɑwɣ̞ɑ] 圓唇濁軟齶近音;/ɡ/的同位異音。[8] See 加利西亞語音系
希臘語 塞浦路斯希臘語[9] μαγαζί [maɰaˈzi] /ɣ/的同位異音。
瓜拉尼語 gotyo [ɰoˈtɨo] [w]對立
Hiw ter̄og [təɡ͡ʟɔɰ] 和平 此音素在聲母是[ɣ̞],韻尾是[ɰ]。和/w//ɡ͡ʟ/對立。[10]
Ibibio[11] ufok [úfʌ̟̀ɰɔ̞] [translation needed] /k/在元音間的同位異音;可能是小舌閃音[ɢ̆][11]
冰島語 saga [ˈsäːɣ̞ä] 傳說 圓唇濁軟齶近音。參見冰島語音系
愛爾蘭語 naoi [n̪ˠɰiː] 只出現在開口輔音和前元音之間。參見愛爾蘭語音系
韓語 의사/uisa]]}} [ɰisɐ] 醫生 只出現在/i/前。參見韓語音系
Mwotlap haghag [haɰhaɰ] 實現為[ɰ][ɣ̞]。和[w]對立。[12]
Shipibo[13] igi [i̞ɰi̞] [translation needed] /k/在特定高頻音素前的同位異音;可實現為擦音[ɣ][13]
西班牙語[14] pagar [päˈɣ̞äɾ] 支付 圓唇濁軟齶近音;/ɡ/的同位異音。[14]參見西班牙語音系
瑞典語 中央標準音[15] agronom [äɣ̞ɾʊˈn̪oːm] 農學家 圓唇濁軟齶近音;正式口語中/ɡ/的同位異音。參見瑞典語音系
他加祿語 igriega [iːɡɾɪˈje̞ɰɐ] y(字母) 參見他加祿語音系
Tiwi ngaga [ˈŋaɰa] 我們(包含格)
威尼斯語 góndoƚa}} [ˈɡoŋdoɰa] 兩頭尖的平底船 參見威尼斯語音系
越南語 西貢方言 gà [ɣ̞a:˨˩] 其他方言中/ɡɣ/ or /ɣ/的特殊實現方式。開元音前的變體呈現互補。

日語中此音常被記為⟨w⟩且描述為展唇。儘管和其他唇軟齶音存在聲學差異,實際上拼寫為濁唇軟齶近音

另請參見

參考資料

  1. Mott (2007),第104–105頁.
  2. 2.0 2.1 Carbonell & Llisterri (1992),第55頁.
  3. 3.0 3.1 Martínez Celdrán (2004),第204頁.
  4. 4.0 4.1 Grønnum (2005),第123頁.
  5. Basbøll (2005),第211–212頁.
  6. 6.0 6.1 Taeldeman (1979).
  7. 7.0 7.1 Demolin (2001),第65, 71頁.
  8. 8.0 8.1 Martínez Celdrán (2004),第203–204頁.
  9. Arvaniti (1999),第174頁.
  10. François (2010), pp. 397–400.
  11. 11.0 11.1 Urua (2004),第106頁.
  12. François (2001), p. 60.
  13. 13.0 13.1 Valenzuela, Márquez Pinedo & Maddieson (2001),第282頁.
  14. 14.0 14.1 Martínez Celdrán (2004),第202–204頁.
  15. Engstrand (2004),第1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