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昆明动物博物馆所藏标本
保护状况
生物分类法 编辑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鲇形目 Siluriformes
科: 𬶐科 Sisoridae
属: 魾属 Bagarius
种: B. bagarius
学名二名法
Bagarius bagarius
Hamilton, 1822[1]
异名
  • Bagarius buchanani
    Bleeker, 1854
  • Pachypterus luridus
    Swainson, 1839
  • Pimelodus bagarius
    Hamilton, 1822
  • Pimelodus carnaticus
    Jerdon, 1849

学名Bagarius bagarius,读音同“丕”)为辐鳍鱼纲鲇形目𬶐科魾属的其中一,俗名面瓜鱼。

分布

本鱼亚洲萨尔温江澜沧江恒河湄公河等流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恒河。[1]

特征

本鱼体狭长,体色为褐色,并具有深色斑块,侧线明显,具数对触须,尾鳍叉形且上下叶延长,脂鳍起点在臀鳍起源后面,延长髓棘 4至8枚,末梢部地扩大腹部的脊椎骨17至20个。在头顶上没有锐利的脊;嘴大,背鳍硬棘1枚;背鳍软条6枚;臀鳍软条13至14枚;脊椎骨38至42个,体长可达2米的报导是错误的,正确来说一般成体可达20公分(7.9英寸),最大的成体可达40公分(16英寸)的可能性更大[2]

生态

本鱼栖息于水流迅速具有岩石的溪流,属肉食性,以昆虫、小鱼、青蛙等为食,繁殖期在雨季前。

经济利用

可作为食用鱼及游钓鱼类。

参考文献

  1. 1.0 1.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2. 魾(Bagarius bagarius)尺寸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