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病毒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DNA病毒(英语:DNA virus)又称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其遗传物质为DNA,分为双链DNA病毒单链DNA病毒两大类。

双链DNA病毒(dsDNA病毒)

例如:如腺病毒疱疹病毒痘病毒

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1. 利用宿主细胞RNA聚合酶转录(产生早期mRNA)并翻译出用于自身DNA复制DNA聚合酶(此为早期蛋白质)。[注 1]
  2. 亲代ds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大量复制自带病毒DNA,即子代dsDNA。
  3. 从其中负链DNA转录出mRNA(此为晚期mRNA),翻译出病毒蛋白质(此为晚期蛋白质,多为结构蛋白,如衣壳蛋白)。
  4. 子代dsDNA与结构蛋白质组装成为子代病毒。

单链DNA病毒(ssDNA病毒)

一般为正链DNA病毒,例如:细小病毒。

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1. 利用宿主的DNA聚合酶,以正链DNA为模板生成互补负链DNA,组成复制型±DNA。
  2. ±DNA分子半保留复制。
  3. 负链DNA从复制型分子中脱离。
  4. 在宿主细胞的RNA聚合酶作用下,以负链DNA为模板转录出mRNA,翻译生成衣壳蛋白。
  5. 衣壳蛋白积累,达到一定数量后包裹正链DNA,组装成为子代病毒。

列表

双链DNA病毒

  • 有尾噬菌体目Caudovirales
  • 尚未归入任何病毒目
    • 古噬菌体科Rudiviridae):古噬菌体属(Rudivirus
      • 代表种:硫化裂叶噬菌体SIRV1(Sulfolobus virus SIRV1
    • 复层噬菌体科Tectiviridae):复层噬菌体属(Tectivirus
      • 代表种:肠杆菌噬菌体PRD1(Enterobacteria phage PRD1
    • 覆盖噬菌体科Corticoviridae):覆盖噬菌体属(Corticovirus
      • 代表种:交替单胞菌噬菌体PM2(Alteromonas phage PM2
    • 脂毛噬菌体科Lipothrixviridae
    • 芽生噬菌体科Plasmaviridae):芽生噬菌体属(Plasmavirus
      • 代表种:无胆甾原体L2噬菌体(Acholeplasma phage L2
    • 微小纺锤形噬菌体科Fuselloviridae):微小纺锤形噬菌体属(Fusellovirus
      • 代表种:硫化裂叶噬菌体SSV1(Sulfolobus virus SSV1
    • 藻类DNA病毒科Phycodnaviridae
    • 滴状病毒科Guttaviridae
    • 痘病毒科Poxviridae
    • 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
    • 多DNA病毒科Polydnaviridae
    • 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
    • 多瘤病毒科Polyomaviridae):多瘤病毒属(Polyomavirus
      • 代表种:猴病毒40(Simian virus 40
    • 乳头瘤病毒科Papillomaviridae):乳头瘤病毒属(Papillomavirus
      • 代表种:棉尾兔乳头瘤病毒(Cottontail rabbit papillomavirus
    • 腺病毒科Adenoviridae
    • 囊泡病毒科Ascoviridae):囊泡病毒属(Ascovirus
      • 代表种:秋行军虫囊泡病毒(Spodoptera frugiperda ascovirus)(秋黏虫;草地夜蛾)
    • 棒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
    • 线极病毒科Nimaviridae):白点病毒属(Whispovirus
      • 代表种:虾白点症病毒1(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1; WSSV-1
    • 非洲猪瘟病毒科Asfarviridae):非洲猪瘟病毒属(Asfivirus
      • 代表种: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 未分属
    • Mimivirus
    • 根前毛(瓶丝)壶菌病毒属(Rhizidiovirus

单链DNA病毒

备注

  1. 也有一些病毒,如痘病毒,自身就带有RNA聚合酶,直接转录并翻译出DNA聚合酶。

参考文献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