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源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词源》是宋朝词人张炎于其晚年编写的词论专著,词法承传自沈义父《乐府指迷》,分有上下二卷[1],上卷详论词乐韵律,下卷历论作词要法[1][2][3]。张炎于下卷阐明成书缘由,主要是不满南宋灭亡后雅词没落,在得杨守斋、毛敏仲、徐南溪前人对音律论整的基础下,并以自身40年经验编册[a],并意图将词的“雅正”复兴[b] [1],提出以〈制曲〉、〈句法〉、〈字面〉、〈虚字〉、〈清空〉、〈意趣〉、〈用事〉、〈咏物〉、〈节序〉、〈赋情〉、〈离情〉、〈令曲〉十方面着手[3]

注释

  1. 闻杨守斋、毛敏仲、徐南溪诸公商榷音律,……用功逾四十年,未见其进。今老矣,嗟古音之寥寥,虑雅词之落落,僭述管见……
  2. 古之乐章、乐府、乐歌、乐曲,皆出于雅正。粤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至唐人则有尊前、花间集。迄于崇宁,立大晟府,命周美成诸人讨论古音,审定古调,沦落之 后,少得存者。

参考来源

  1. 1.0 1.1 1.2 黄雅莉. 宋末词法的一脉相承与最终擬定:论《词源》对《乐府指迷》的继承与对《词旨》的影响 (PDF). 清华中文学报. 2007, (1): 245–291 [2016-05-16]. 
  2. 王熙元. 语文类 > 词源. 中华百科全书. 2006-07-25 [2016-05-16]. 
  3. 3.0 3.1 段炼. 诗学的蘊意结构 —— 南宋词论的跨文化研究. 台北: 秀威出版. 2009. ISBN 9789862213179.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