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豹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聂豹
大明 太子太保兵部尚书
籍贯江西广信府永丰县
族裔汉族
字号字文蔚,号双江
出生成化二十二年(1487年)
江西永丰县
逝世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
不详
出身
  • 正德十二年丁丑科同进士出身
著作
  • 《双江集》、《困辨录》、《双江文集》、《聂贞襄集》

聂豹(1487年—1563年),文蔚双江,学者称双江先生江西永丰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心学家,同进士出身。

生平

正德十二年(1517年)登丁丑科进士,授华亭县知县嘉靖四年(1525年)拜为监察御史巡按福建。后出任苏州府知府丁忧除服后,补平阳府知府,训练乡勇抵御盗乱。受到给事中刘绘大学士严嵩举荐,升任陕西副使,备兵潼关。后因言官弹劾其在平阳府战事失败,且大学士夏言厌恶,而逮捕下诏狱,此后落职归乡。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京师蒙古围困,礼部尚书徐阶为当时聂豹任华亭知县时所取之士,遂为之讼冤,言其才可大用。明世宗立即召为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未赴任,升任兵部右侍郎,后转兵部左侍郎。仇鸾请调宣府大同士兵入卫,聂豹则反对,称两镇部队宜镇守各自,宣府、大同安定后,京师自然安定。仇鸾大怒。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召翁万达兵部尚书,未任即卒,于是以聂豹代任,其奏防秋事宜,并请增筑京师外城,皆报批准。次年,蒙古入侵山西,击溃总兵官李涞部队,掠夺二十日后离去。总督苏祐反以大捷上报,被巡按御史毛鹏检举揭发,奏折下兵部。聂豹则赞同苏祐主张。加太子少保。京师外城修建完成,晋升太子少傅。此后晋升太子太保隆庆元年(1567年)去世,赠少保贞襄[1]

著作

聂豹是王守仁的重要弟子之一,传习心学,是江右王门的代表人物,与罗洪先同为阳明后学之“归寂派”。著有《双江集》18卷、《困辨录》8卷、《双江文集》14卷及《聂贞襄集》等。

轶事

曾与同榜进士、上海县知县郑洛书作戏对:

上海秀才下第,只为落书;
华亭百姓受灾,皆因孽报。[2]

注释

  1. ·张廷玉等,《明史》(卷202):“聂豹,字文蔚,吉安永丰人。正德十二年进士。除华亭知县。濬陂塘,民复业者三千余户。嘉靖四年召拜御史,巡按福建。出为苏州知府。忧归,补平阳知府。山西频中寇,民无宁居。豹令富民出钱,罪疑者赎,得万余金,修郭家沟、冷泉、灵石诸关隘,练乡勇六千守之。寇卫,廷议以豹为知兵。给事中刘绘、大学士严嵩皆荐之。擢陕西副使,备兵潼关。大计拾遗,言官论豹在平阳干没,大学士夏言亦恶豹,逮下诏狱,落职归。二十九年秋,都城被寇。礼部尚书徐阶,豹知华亭时所取士也,为豹讼冤,言其才可大用。立召拜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未赴,擢兵部右侍郎,寻转左。仇鸾请调宣、大兵入卫,豹陈四虑,谓宜固守宣、大,宣、大安则京师安。鸾怒。伺豹过无所得,乃已。三十一年召翁万达为兵部尚书,未至,卒,以豹代之。奏上防秋事宜,又请增筑京师外城,皆报可。明年秋,寇大入山西,覆总兵官李涞军,大掠二十日而去。总督苏祐反以大捷闻,为巡按御史毛鹏所发,章下兵部。豹言:“寇虽有所掠,而我师斩获过当,实上玄垂祐,陛下威灵所致。宜择吉祭告,论功行赏。”帝喜。进秩任子者数十人,豹亦加太子少保,荫锦衣世千户。京师外城成,进太子少傅。南北屡奏捷,及类奏诸边功,豹率归功玄祐。祭告行赏如初,豹亦进太子太保。”
  2. “落书”与“洛书”谐音,“孽报”与“聂豹”谐音。

参考文献

  • 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外部链接

官衔
前任:
李庄
华亭县知县
1520年-1521年
继任:
方钝
前任:
翁万达
明朝兵部尚书
1552年-1555年
继任: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