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屯事件

坐标41°48′32″N 123°24′14″E / 41.809°N 123.404°E / 41.809; 123.404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皇姑屯事件
皇姑屯事件中被炸的列车
位置 中国奉天省奉天市皇姑区京奉铁路三洞桥
日期1928年6月4日
约凌晨5点30分(UTC+08:00中原时区))
目标 中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
类型暗杀
武器TNT120公斤
死亡2
受害者
主谋 河本大作
秦真次
土肥原贤二
村冈长太郎
行凶者 东宫铁男
神田泰之助
富田
桐原贞寿
朝鲜军工兵
疑犯 苏联
参与人数>8
防守者
动机保障日本满洲利益
被告

皇姑屯事件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铁路上被日本关东军暗杀的事件。

1928年6月4日5点30分,张作霖乘专用列车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皇姑屯车站三孔桥(现三洞桥)时,火车被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过世。案发皇姑屯站以东,史称皇姑屯事件。当时在日本国内,由于没有公布凶手,日本政府一直以“满洲某重大事件”代称。

事件经过

张作霖被炸处简图
下穿南满铁路三孔桥
爆炸位置
皇姑屯事件中被炸的列车车厢残骸
爆炸现场的日本军人

张作霖奉系的最高领袖,是统治中国东北军阀,人称“东北王”、“老帅”,势力不断在山海关关内扩张,于1927年6月18日在北京建立了安国军政府,自称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北洋政府末代统治者,也是当时尚未被国际承认的中华民国元首。1928年,张作霖的奉军抵挡不住国民革命军北伐,只得向南京国民政府通电求和,后于6月3日夜乘火车返回沈阳。

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左右,当张作霖乘坐的火车行驶至沈阳西北皇姑屯车站以东,南满铁路(该路由日本控制)与京奉铁路交叉处三洞桥(桥上是南满铁路,下方是京奉铁路)时,预先埋设的炸药在此引爆了。张作霖所坐为第八节车,后来公开发表的日军中尉神田泰之助保留下来的照片显示,在第八,九,十节车进入桥下时引爆炸药,使上方桥梁的钢板下塌,将张作霖专列车厢压碎,黑龙江督军吴俊升当场死亡,张作霖被甩出车外受重伤,急救回帅府,9时30分伤重去世,但秘不发丧。其子张学良从前线动身,于6月18日赶回沈阳[1],稳定了东北局势,直到张学良21日继承父亲职务后,才正式公开发丧。

根据直接参与布置暗杀的河本大作自述,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的神田泰之助中尉、富田大尉负责勘定地点;工兵中尉队长桐原贞寿等人装置电流炸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四中队长东宫铁男大尉负责控制引爆。日本关东军派自朝鲜军调遣来的工兵,在铁路交叉点上,工作6个小时,将120公斤黄色炸药,分装在30个麻袋内,装置在铁路交叉点桥墩上面的两处地方,设置了两道爆炸装置。在桥墩500米外的望台上设有电线按钮,以控制触发爆炸。[2]

幕后主谋

根据现存档案以及关东军密信 [3],由于日本在支持张作霖(如镇压郭松龄及入关夺取政权)后希望在中国东北享有各种特权,但张作霖并未尽力履行甚至背弃先前对日本作出的承诺,因而引起日本不满。在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义一拒绝批准关东军对东北军进行缴械后,关东军遂决定私自策划暗杀张作霖,以打乱奉系的指挥系统,使东北陷入混乱,以便出兵占领[4]。暗杀由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大佐具体制定详细计划,奉天特务机关长秦真次、土肥原贤二参与策划,并由时任关东军司令官的村冈长太郎中将下达命令;河本大作和村冈长太郎后来亦因皇姑屯事件被编入预备役。据《小矶回忆录》记载,1928年6月16日河本大作从中国东北回到日本东京,对小矶国昭私下吐露自己是谋杀张作霖的真凶,并在自己死后出版的回忆录《我杀张作霖》中承认杀死了张作霖。[5]

张作霖死后,日本未能立刻占领满洲,日本政府为了掩盖真相,谎称皇姑屯事件系“南方国民政府便衣队员”所为。案发之后,日本陆军省反对公布本案的真相,以免影响日本的国家形象并进一步刺激当时中国强烈的反日情绪,使中日双方爆发军事冲突。

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理日本战犯时,就是将皇姑屯事件视为日本侵华的起点。因为张作霖是当时仍为国际公认的中国国家元首,谋杀一国元首理应是违反国际法,属战争罪行为。根据东京审判记录田中内阁时期的海相冈田启介的证词表明,张作霖一面接受日军的援助,一面却在北京向英、美示好,因此被日本陆军铲除。原日本原陆军省兵务局局长、陆军中将田中隆吉作证:“1928年6月3日,在南满铁路和京奉线交叉处,河本大作带领他的手下,爆破了北京开来的列车,张作霖就坐在那辆列车上。第二天,张作霖就死了。”[6]

1945年,河本大作在日本投降后投靠阎锡山。1949年,解放军攻取太原之后,河本大作作为日本战犯被捕。1952年,经审讯之后,他详细交代了策划炸死张作霖的全过程。1955年,河本大作死于太原日籍战犯管理所。

现状

皇姑屯事件博物馆

当年的事发现场,现为沈阳“三洞桥”,铁路交叉处曾立有“张作霖被炸处”的标志牌,后被卧式黑色大理石碑取代,碑上镌刻“皇姑屯事件发生地” [7]。2004年,张作霖被炸处及石碑列入沈阳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名录。2015年,当地政府在皇姑屯站以西,原满铁奉天妇婴医院旧址内设立了皇姑屯事件博物馆[8][9]

参见

日方关系人

中方关系人

注释

  1. 张作霖被炸死 张学良为何13天后才迟迟返回奉天?_揭秘_历史_星岛环球网. history.stnn.cc. [2020-10-21]. 
  2. 徐彻/辽海出版社:究竟是谁炸死了张作霖
  3. 河本大作与日军山西 "残留". 中华书局. 1995 (中文). 
  4. 张劲松,从河本大作的密信,剖析“皇姑屯事件” 之阴谋,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
  5. 河本大作等著,陈鹏仁译《我杀死了张作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6. 高群书著,《东京审判》,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
  7. 皇姑屯:战争导火索在这里点燃(组图)_新闻中心_新浪网. 新浪新闻. [2020-10-21]. 
  8. 皇姑屯事件博物馆免费对公众开放. 沈阳晚报. 2015-09-18 [2017-12-02]. 
  9. 王希亮. “皇姑屯事件”:日本军权蔑视政权之肇始. 东北史地. 2015, (4) [2015-12-19].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