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盈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王重盈
出生9世纪
唐朝
逝世895年2月12日
唐朝
职业唐朝将领

王重盈(9世纪—895年2月12日[1]),晚唐军阀,历任陕虢节度使护国节度使

家世

王重盈是太原府人。[2]父王纵,官至盐州防御使。因父有功,王重盈与弟王重荣得其荫补,历任军职。兄弟俩都以骁雄毅武闻名军中。[3][4]王重盈、王重荣分别是王纵的第三和第四子,上有兄长王重章王重简,下有幼弟王重益[5]

早期仕途

王重盈约乾符年间曾任汾州刺史[6]广明元年(880年)四月,李琢受任充蔚朔等州诸道行营都招讨使,讨伐沙陀叛军,王重盈兵马归李琢统属。[7]二年(881年),民变首领黄巢的军队渡过淮河之际,僖宗提拔王重盈为陕虢观察使[4]后来京城长安落入黄巢之手,迫使唐僖宗逃到成都。黄巢称帝,建国号齐。时王重荣任河中节度使中和二年(882年)正月,僖宗任宰相王铎充诸道行营都都统,作为讨伐黄巢的总帅,任王重盈为王铎的东面都供军使。[8]这年,王重盈奏授卢质为芮城令。[9]次年,唐军败齐军,迫黄巢弃长安后,陕虢军被升为节度使,王重盈被任为节度使。[10]光启元年(885年),僖宗加王重盈宰相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1]王重盈曾在陕虢节度使任上加检校左仆射。[12]

就任护国军

后来河中节度使改名护国节度使。[11]王重荣在护国军期间,为政日益严酷。光启三年(887年),他处罚了牙将常行儒,六月,常行儒兵变杀王重荣,[3][4]推立王重盈为兵马留后,[7][13][14][15]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也上表请求以王重盈继任。[16]僖宗下诏任命王重盈继任,[17]又任王重盈子王珙权知陕虢留后。王重盈就任护国军后,捕杀常行儒及其党羽,安抚军民。[18]

河阳节度使李罕之持续劫掠地方,文德元年(888年)二月,全力攻绛州,绛州刺史王友遇以城降,李罕之又攻击晋州,王重盈求援于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李罕之解围而退。王重盈使反间计使得李罕之盟友河南尹张居言背叛李罕之。当年春,李罕之全力攻晋州,张居言夜袭河阳,俘李罕之一家,迫李罕之出奔,自己占领了河阳。[18][19]大顺元年(890年)十二月,唐昭宗讨伐李克用兵败,晋州、绛州都被河东军攻取,河东军劫掠河中,赤地千里。昭宗寻求和解,左仆射韦昭度上表赞成,并建议也对王重盈等进行谕旨慰勉,获准。[20]二年(891年)八月,唐昭宗加王重盈加检校太傅及更大的宰相衔兼中书令[21]景福元年(892年)正月,护国军治下五郡联属请求为王重盈建生祠。五月,都押衙录事参军又奏请立碑纪功。于是司空图奉令作《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22]

乾宁二年(895年)正月,王重盈卒,其时官爵为河中节度使、检校太师、中书令、河中尹、上柱国琅邪郡王。其兄王重简子王珂为王重荣养子,时任护国军行军司马,护国军士兵拥戴他为知留后事。[23]当时陕虢军已改名保义军,时任保义军节度使的王珙也想领护国军,从而引发了王珂、王珙的继承之争。[17][20][24]因王珂准岳父李克用支持王珂,昭宗任王珂为护国军节度使。此举导致支持王珙继任的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静难节度使王行瑜镇国军节度使韩建不满,导致了当年五月的三帅逼宫事件。[1][14][25][26][27]

家庭

父母

  • 父:王纵
  • 母:石氏,燕国太夫人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1.0 1.1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
  2. 《旧唐书》作河中府人。此从《新唐书》、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
  3. 3.0 3.1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二
  4. 4.0 4.1 4.2 《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七
  5. 《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司空图《蒲帅燕国太夫人石氏墓志铭》
  6.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
  7. 7.0 7.1 《旧唐书》卷一十九下
  8.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四
  9. 《旧五代史》卷九十三
  10.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五
  11. 11.0 11.1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六
  12. 《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
  13. 《新唐书》卷九
  14. 14.0 14.1 14.2 《新五代史》卷四十二
  15. 《旧五代史·王珂传》《新五代史·王珂传》《册府元龟》误作王重盈为王重荣弟。
  16. 《旧五代史》卷二十五
  17. 17.0 17.1 《旧五代史》卷一十四
  18. 18.0 18.1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七
  19. 《旧五代史》卷一十五
  20. 20.0 20.1 《旧唐书》卷二十上
  21.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八
  22. 司空图《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
  23. 《新唐书》卷十
  24. 《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九
  25. 《旧五代史》卷二十六
  26. 《新五代史》卷四
  27. 《新五代史》卷四十
  28. 《蒲帅燕国太夫人石氏墓志铭》
  29. 《旧五代史》卷五十九
  30. 《旧五代史》卷一十三
  31. 《新五代史》卷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