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榫卯
榫卯结构图示.
繁体字 榫卯
简化字 榫卯
中国传统榫卯结构

榫卯为榫头卯眼的简称,是一种传统木工中接合两个或多个构件的方式。其中构件中的凸出部分称为(榫头,也称作笋头),凹入部分则称为(卯眼,也称作卯口、榫眼等)。[1]

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其余部分则称作榫肩。

200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申报的“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提到榫卯技术[2]

类型

榫卯按其位置或做法的不同有许多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类:[3][4]

面之间的接合

  • 槽口榫
  • 企口榫
  • 燕尾榫
  • 穿带榫
  • 札榫
  • 圆香几攒边打槽
  • 厚板出透榫及榫舌拍抹头
  • 攒边打槽装板

……。

节点结构

  • 格肩榫
  • 双榫
  • 双夹榫
  • 勾挂榫
  • 楔钉榫
  • 半榫
  • 通榫
  • 锅榫
    • 挖烟袋锅榫
  • 圆柱丁字结合榫
  • 抄手榫
  • 方材丁字结合(榫卯大进小出)
  • 厚板闷榫角结合
  • 直材交叉结合
  • 弧形直材十字交叉
  • 弧形面直材角结合
  • 走马销
  • 方材丁字形结合榫卯用大格肩

……

三个构件的接合

  • 托角榫
  • 长短榫
  • 抱肩榫
    • 高束腰抱肩榫
  • 糭角榫
    • 传统糭角榫
    • 双榫糭角榫
    • 带板糭角榫
  • 插肩榫
    • 扇形插肩榫
    • 云型插肩榫(牙条、牙头分造)
    • 插肩榫变形
  • 夹头榫
  • 夹头榫(腿足上端嵌夹牙条与牙头)
  • 挂肩榫
    • 挂肩四面平榫
  • 圆方结合裹腿
  • 圆柱二维直角交叉榫
  • 圆香几攒边打槽
  • 一腿三牙方桌结构
  • 方材角结合床围子攒接万字
  • 方形家具腿足与方托泥的结合
  • 三根直材交叉
  • 加云子无束腰裹腿杌凳腿足与凳面结合
  • 平板明榫角结合
  • 柜子底枨
  • 椅盘边抹与椅子腿足的结构

应用

传统华夏广泛运用榫卯固定木制家具及木质建筑之各部分,方便生产、安装与拆卸而不须使用其它工具辅助且不损部件完整。而设计精密良好之榫卯既稳固又可承受若干程度作用力,于若干强度地震时仍可保持建筑物摇晃而不倒塌。

参考文献

  1.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 建筑-构件. 《中国文物大辞典》.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2. 南韓申遺成功中國的榫卯技術 網怒:魯班也成了韓國人. 
  3.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 家具-部件-工藝. 《中國文物大辭典》.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4. 中国古代木匠为什么不用钉子?33张动图带你了解强大的榫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