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成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孔德成(1920年2月23日—2008年10月28日),玉汝达生,山东曲阜人,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孙,袭封三十二代衍圣公兼第一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曾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世袭官员。

生平

出生

孔子世家三十一代衍圣公孔令贻原配孙氏(孙毓汶之女)未生育,于1899年(光绪25年)就已病故,其妾丰氏也无出。续弦陶文谱有一子,却不幸早夭。孔令贻中年无子,遂将陶夫人的贴身丫环王宝翠是收为侧室。王氏先后生下两个女儿:德齐德懋

1919年(民国8年),王氏第三度怀孕。当时身在北京的孔令贻忽而病危,他口述致书给当时北洋政府徐世昌大总统和逊帝溥仪:“令贻年近五旬,尚无子嗣,幸今年侧室王氏怀孕,现已五月有余,倘可生男,自当嗣为衍圣公,以符定例。……但令贻病危至此,恐不能待。……”同年11月8日,孔令贻薨于北京太仆寺街衍圣公府,经孔族内部商议,如王宝翠生下男孩,自当承袭衍圣公,如生下女孩,则由近支西五府(凝静堂)的孔德冈过继大宗承祧。

1920年2月23日(民国9年农历正月初四),王氏临产,为防有人偷换婴儿或出现意外,当时的北洋政府派军队包围了产房,到处设岗,并由一位将军坐镇孔府,北洋政府山东省省长屈映光与孟庆棠、颜世镛[1]、曾繁山三氏的奉祀官同时在场监督。孔府则把血缘关系最亲近之十二府的长辈老太太全部请来,在前堂西厢静坐监产。孔府上下门户齐开,就连只有喜庆大典、迎接圣旨和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才开的重光门也不例外,门上还挂着弓箭,示“飞快”、“速到”之意。偏巧王氏难产,于是有人建议再开只有皇帝出巡或是祭孔时才能打开的曲阜正南门;也有人说孔府内宅的后花园地势较高,压着前面,必须将前边的地势抬高,“小圣人”才会进来。陶氏依言派人打开正南门,还把一块写着“鲁班高八丈”的木牌挂在后堂楼的角门上,以抬高地势。之后,孔德成终于顺利诞生。孔府令人四处敲锣十三下,通报小公爷诞生,曲阜全城燃放鞭炮相贺,北洋政府亦于曲阜鸣礼炮十三响,以志圣裔不辍之庆。随后复圣颜子奉祀官-颜世镛负责在其出生证明上签字公证,上报北京内务府。

孔德成出生17天时,生母王氏因产褥热去世,年仅26岁。随后孔德成由其嫡母陶氏抚养。同年6月6日(农历四月二十日)满百日时,孔府收到北洋政府徐世昌大总统令,孔德成正式袭封三十二代衍圣公。

5岁时起,孔德成开始读书,并主持孔庙的家祭。师从吴伯箫学习英文,随詹澄秋习琴。后来因衍圣公的贵族身份,被封为曲阜明德中学的校长。但由于年纪小,实际多数事务由陶夫人代其行使职权。

1930年(民国19年),嫡母陶氏亦因病辞世[2],由业师王毓华(字子英)照顾起居。同年,开始执掌孔府事务。同年,主持大修《孔子世家谱》,1937年修成。

封号变更

国民政府北伐之后,蔡元培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名义废止春祀孔典礼,并且提出“取消衍圣公,收孔庙、孔林归国有”的主张。

1928年8月,孔府以孔德成的名义呈文山东省政府主席,请求取消衍圣公封号,但要求保留祀田以守护先人所传典章制度以及孔庙、孔府、孔林。同时,孔府还发表一份《敬告全国同胞书》,从法律的角度表达对蔡元培主张的痛心与反对。而后在孔祥熙等人的斡旋之下,衍圣公的名号得以暂时保留。

1934年12月5日,国民政府会议通过“尊崇孔子发扬文化”案,将“衍圣公”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为世袭简任官职;1935年1月18日,国民政府正式将“衍圣公”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同年6月,孔德成离开曲阜,与复圣奉祀官颜世镛、宗圣奉祀官曾繁山、亚圣奉祀官孟庆棠取道济南前往南京。7月8日,由陈立夫主持,戴传贤监督,孔德成于国民政府大礼堂宣誓就职,获蒋介石亲临祝贺。嗣后偕同在京的族人前往夫子庙,举行告庙典礼。

1936年12月16日,依照陶夫人生前安排,在曲阜迎娶前清状元名臣孙家鼐(1827-1909)曾孙女孙琪方 (1919-2011)为妻。适值西安事变爆发,原订亲自到场祝贺的蒋介石,因为被张学良扣押,未克出席。不过仍有许多国民党要员参加了婚礼,并送了礼物。

抗战前后

1935年初,日本曾屡次派员邀请孔德成参加东京汤岛圣堂孔庙的落成典礼。孔德成害怕将来成为日本人在华北军事上的傀儡,遂派遣族人孔昭润与颜振鸿出席。

1937年七七事变后,孔德成协助转运山东图书馆的藏书。12月,日军紧逼山东,济南等地相继沦陷。为避免孔德成落入日本人之手,驻兖州七十二师师长孙桐萱奉蒋介石之命,连夜安排孔德成离乡。

孔德成夫妇遂于1938年1月2日凌晨辞庙,从兖州乘火车经徐州郑州,在1月5日抵达汉口并发表抗日宣言,曲阜的府务则交给孔令煜代理。其后迁居重庆,住在歌乐山畔,师从吕今山丁惟汾王献唐等人读书,亦颇受友人傅斯年屈万里影响。期间主持成立孔学会,组织名家,召开讨论及宣讲会,研究弘扬孔子学术思想与民族精神。当时,四方学者云集重庆,对传统文化之研究有新旧观念与方法的论辩,孔德成所受冲击甚钜。史学家吴湘相指出,孔德成在弱冠之年就已在学术丛林中找到一个正确走向:做一位纯粹学人,而不以道统自居。

日本投降,孔德成于1946年9月随国民政府迁回南京,先后居住在琅琊路、桃园新村、四海里等地,年底当选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7年,国军收复曲阜,孔德成得以祭扫林庙,这是他最后一次回到曲阜。同年当选为曲阜县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3月,赴美国游学,任耶鲁大学研究员。

台湾时期

1948年淮海战役后,孔府主任秘书李炳南将曲阜孔府文物抢至台湾,暂时安置于台中市省立图书馆后面的新生报宿舍(今自由路民权路交叉口),后于台中市复兴路两栋日式平房(昔复兴巷,今台中后火车站附近),作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府临时办公室,随后孔府文物被蒋介石当局安置于台中县雾峰乡北沟。

1959年,由“台湾省政府”教育部门出资在省立农学院(中兴大学前身)的台中市南区顶桥子头段133-8号兴建所谓“孔府官邸”,将所谓“奉祀官办公室”与所谓“官邸”分成两地[3]

1949年2月,孔德成从美国到台湾,定居台中。但还是在1949年8月27日飞赴广州市,主持孔子2500年诞辰祭典。而后辗转重庆、成都,于12月6日从新津机场乘飞机随蒋介石逃往台湾。抵达初期,先受聘于台湾省立农学院。1956年7月任台北“故宫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负责人,1963年因所藏《四库全书荟要》数册被雨水浸损而辞职。

自1955年起,于台湾大学中文系、人类学系兼任教授,讲授“三礼研究”、“金文研究”、“殷周青铜彝器研究”课程,组织了祭孔仪礼“复原”的排练。

1984年9月1日至1993年4月24日,任台湾伪“考试院”负责人。

李登辉时代,裁撤所谓“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府”,只留下奉祀官官衔,使孔德成北迁。在台中官邸物品除孔子历代的文物之外,全部都捐赠出去,经过雪心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郑胜阳整理过后,设立了“孔德成先生文物馆”,位于台中市立德街197号。

2005年11月15日,台湾大学庆祝创校七十七周年暨改制六十周年校庆,授予孔德成荣誉博士学位。

死亡

2008年10月20日,孔德成因肺炎并发败血症、心肺功能衰退,被送往台北县新店市台北慈济医院急救,随即被送往内科加护病房治疗,藉药物及呼吸器稳定生命迹象。然脑部缺氧严重,延至10月28日上午10时50分,因心肺衰竭死亡,终年88岁。11月30日上午9时,在台北市第二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依其遗愿葬台北三峡龙泉公墓。

家庭状况

孔德成之父孔令贻侧室王宝翠育有二女一子,属五凝世系之「凝续堂」。

孔德成与孙琪方育有二子二女、孙儿女四人,曾孙儿女两人。

  • 长女孔维鄂(1937—),生于汉口市。1959年与美国军官詹姆士.康格尔结婚,育有一子。[7]
  • 长子孔维益(1939—1989),生于重庆市。1971年与于曰洁结婚,[7]次年生长女孔垂梅,1975年生长子孔垂长
    • 孔垂梅,2001年与周孔德结婚,育有一女。[7]
    • 孔垂长,2005年与吴硕茵结婚,次年生子孔佑仁,另有一女孔佑心。
  • 次女孔维崃(1941—),生于重庆市。1960年代嫁李莎,育有一子一女。[7]
  • 幼子孔维宁(1947—2010),生于南京市。1974年与吴涯结婚,育有二女。[7]

家庭

孔令贻王宝翠
孔德齐孔德懋孔德成孙琪方
詹姆士·康格尔孔维鄂孔维益于曰洁孔维崃孔维宁吴涯
包尚恩孔垂梅孔垂长吴硕茵孔垂玖孔垂永
孔佑仁孔佑心

评价

  •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逃往台湾后,所谓“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仍为给职,曾引起当时主张西化论的作家李敖批评:“试问孔夫子可敬,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难道还要敬他的子孙不成?敬他的子孙也罢,可是一敬敬到他的七十七代重重重重孙子的孙子,这就未免有点那个吧?敬也可以,可是没有理由不让他自食其力,没有理由让他白吃祖宗饭,没有理由让老百姓们来分担他祖宗牌位的重量,和牌位下的这位又白又胖的重孙子!在某些职务上(保管四库全书除外),孔德成先生有独立谋生的能力,并且有维持‘大成至圣先师奉把官府’的能力,他何苦来抓住这份‘津贴’不放?台大教授、师大教授、‘国大’代表、‘总统府’‘资政’、‘故宫博物院’联合管理处‘主任委员’,这些荣于华衮的职务难道还不够他的?他又何苦来再沾祖宗的光?沾个不停?孔德成先生之有今日,依他自己后天努力固然很多,但是靠他祖宗先生荫庇也委实不少,孔夫子说得好: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孔德成先生若能想想他老祖宗的话,他该知道他可以‘知止’了,他似乎该和‘张天师’一样,也可以歇歇了!”[8]

参考资料

  1. 顏回后裔:顏子曾為"亞聖" "文革"時顏府被拆. [2017-12-13]. 
  2. 高建军. 孔德懋 , 编. 《孔子家族全書》家規禮儀. 辽海出版社. 1999-09. ISBN 7806491376. 
  3. 王雯慧,中国儒家文化的传承-孔德成,中兴大学文学院《鹿鸣》电子报,2008-04-01[永久失效链接]
  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2036名), [2019-08-04] 
  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二千零八十一人), [2019-08-04] 
  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2019-08-04] 
  7. 7.0 7.1 7.2 7.3 7.4 汪士淳:《儒者行:孔德成先生传》
  8. 李敖,〈张天师可以歇歇了!〉,1963年6月18日。原载《文星》杂志六十九期,1963年七月一出版。收於氏著,《传统下的独白》。香港:中华图书出版公司;台湾亚联书报代理。1980年1月印行。页240-241
前任:
孔令贻
衍圣公
第卅二代

1920年6月6日 - 1935年7月7日
爵位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