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杉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台湾杉
化石时期:50–0 Ma 始新世 - 近期
保护状况
生物分类法 编辑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门: 松柏门 Pinophyta
纲: 松柏纲 Pinopsida
目: 松柏目 Pinales
科: 柏科 Cupressaceae
属: 台湾杉属 Taiwania
种: 台湾杉 T. cryptomerioides
学名二名法
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Hayata, 1906[2]

台湾杉学名Taiwania cryptomerioides鲁凯语:wa driwru ki Dramare Ka angatu,意为撞到月亮的树)又称台湾爷亚杉等,是一种大型的柏科台湾杉属植物。台湾杉属Taiwania)主要分布于台湾中部以及南部地区约1,500至2,500米高的山区,非法伐木的行为已导致此物种濒临绝种

历史

1906年由日本植物学家早田文藏台湾发表,以台湾之名来命名这个

形态

这个树种是亚洲最高的树种之一,可高达90米和直径达3米。100岁以下的植株,树呈针状,约8-15毫米长;成熟的植株,树叶变成像鳞状,3-7毫米长。毬果较小,15-25毫米长、15-30毫米宽,易脆的鳞片,每个鳞片有2个种子。幼株枝叶颜色为粉绿,老株为深绿。[3] 雌雄同株,雄蕊群5至7枚,密集生于小枝先端,有短柄,雄蕊15至16枚,每一雄蕊有2至3个花粉囊,雌蕊群顶生,球形或椭圆形,多为鳞片,每一鳞片内有胚珠2枚。 毬果球形或卵形,长约2厘米,径约1厘米,每一果鳞内有种子1至2枚,种子具有薄翅,呈长椭圆形,首尾两端陷入。[4]

特性

台湾杉为常绿乔木,树形多数呈三角形,树皮红褐色或近似红褐色,有龟甲状深裂。木材软身,但是耐用和散发香味,过去有很高的需求,主要用于寺庙建筑和棺材。树的稀有与其缓慢的生长速度意味着合法的供应非常稀少。

分布

台湾杉目前在世界上只零星的残存于亚洲的西南部山区,分布狭隘,族群量不多,且大都单传一种存活于隔离的地区。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业试验所六龟研究中心及台湾大学实验林有小面积之人工林。[5][6]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西部、湖北西南部、贵州东南部以及越南老街省缅甸北部也有分布,与台湾发现的物种(台湾杉)视为同一物种。斯瓦尔巴群岛、中国东北及日本本州有台湾杉的化石记录。[7]

其他

一些植物学家将亚洲大陆上的族群划为另一个种类秃杉Taiwania flousiana);不过在将各地区的标本比较后,发现其所主张的不同并不一致。台湾杉在分类上仍有许多可议之处,在此处不断然决定其分类地位,更多资讯可参见《台湾植物志》等相关书籍。

中华民国国家实验研究院国网中心富士通中华电信共同研制的超级电脑台湾杉”命名自此植物,于2018年5月启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台湾杉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予以立法保护。

参见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