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皇派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保皇派(英语:royalist),又称保王派保皇党保王党,该词的英文原意是“王室主义者”,本意是指在君主制国家里,支持某个特定的君主或某个王朝作为国家元首。保皇派与君主主义者并不同,后者拥护、支持保留和延续君主制,但不一定拥护某个特定的君主。

语源

“保皇”二字源于清朝晚期,戊戌政变后被通缉而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成立的保皇会。他们主张从慈禧太后手中营救光绪帝重掌大权以恢复变法维新和实现君主立宪制,效法日本皇帝推行维新变法,保皇党支持君主立宪的最有力立论在于君主制度比共和制更能同时避免分裂独裁与内战,如康有为表示:“何谓中国革命?内乱相残,必至令外人得利… 吾以为今之言革命民主者,糜烂四万万之人,大战数十百年,而必不能成革命,必不能保中国”[1],主张“仆审内外,度形势,以为中国只可君主立宪,不能行共和革命,若行革命,则内讧纷争,而促外国之瓜分矣”[2],认为应从君主立宪过渡到民主,这与主张效法美国革命建立共和的革命党人针锋相对,两者势不两立。

使用

法国

法国的保皇派和共和派自法国大革命争夺全国政权,导致出现多次共和国和帝制复辟,由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国经历三个共和国、两次波旁王朝复辟和两次由波拿巴家族建立的帝国,直至法国1875年宪法生效后,法国共和派在1877年取得国民议会的控制权后,实现共和政权才结束。

英国

玫瑰战争中,约克派兰开夏派均为金雀花王朝分支。

英国内战时期,骑士党又称保王党。之后,拥护詹姆斯二世的贵族势力被称为托利党

中国

清末民初辛亥革命时,清室贵族成立君主立宪维持会,又名宗社党,主张维系清朝统治,反对共和制。宣统帝逊位后,主张复辟清朝,以康有为为代表。“文革”时期,“保皇派”一词源自1966年6月5日《人民日报社论《做无产阶级革命派,还是资产阶级保皇派?》。

马来西亚

柔佛保皇党(Johor Royalists Club / Badan Setiaraja Johor)是2015年3月23日,于马来西亚柔佛成立的一个非政府组织。其任务是要恢复“秩序”,而其宗旨为拥护柔佛王室、促进对柔佛王室文化传承的了解、及通过柔佛王室消弭种族间的隔阂。柔佛保皇党成员必须是纯种柔佛人(Anak Jati Johor),即本人及双亲都是生、长于柔佛,并且效忠(且只效忠)于柔佛苏丹者。柔佛保皇党是以国民代表大会的形式运作,并由一个常务委员会处理日常事务。[3][4]

相关

注释

参考资料

  1. 见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1902年
  2. 康有为《布告百七十余部会众丁未新年元旦举大庆典告蒇保皇会改为国民宪政会文》1906年,另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597-606页,中华书局,1998。
  3. Johor Royalists Club - Royalists in Malaysia. [2015-07-30]. 
  4. 萧威汉:若有必要.柔佛保皇党大选或上阵. 星洲日报. 201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