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边境实际控制线(英语:Line of Actual Control),常简称为实际控制线(LAC),是指中国印度当前实际控制地区的分界线

历史

1959年10月24日,中国总理周恩来在给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一封信中首次使用了这个词[1]

从1961年开始,印度军队先在中印边界西段,后在东段越过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1962年9月,印军向中印边境东段的“麦克马洪线”以北推进,打死打伤中国多名边防人员。[2]

1962年10月20日,印度总理尼赫鲁下令以陆军10多个旅的兵力,在中印边境东、西两段同时向中国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中国边防部队经过战斗,击退印军多次进攻。[2]

1962年11月21日,中国政府声明自11月22日北京时间零时起中国军队单方面全线停火;开始全线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北20公里之外,脱离双方军事接触。[3]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第6条提到“本协定所提及的实际控制线不损及各自对边界问题的立场”。[4]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规定“任何一方的任何活动都不得超越实际控制线”。[5]

2005年双方签署的《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第九条规定“边界问题最终解决之前,双方应严格尊重和遵守实际控制线,共同努力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中印联合工作小组和中印外交和军事专家小组应根据一九九三年九月七日和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签署的协定继续工作,包括澄清实际控制线和落实建立信任措施。”[6]

位置

该线的包括三个部分:

事件

  • 2013年斗拉特别奥里地事件:2013年,印度和中国军队在斗拉特别奥里地东南30公里处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对峙。最终中国和印度军队撤回,以换取印度同意拆除斗拉特别奥里地以南250公里的楚马要塞附近的一些军事设施,中方认为这些设施具有威胁性。
  • 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2020年4月开始, 中国 印度双方于加勒万河谷一度进入军事对峙,并数次发生肢体冲突,造成双方人员伤亡。[7]这种情况持续至2021年2月10日,第九轮军长级会谈之后,中印两军开始同步组织脱离接触。[8]脱离接触后的2月19日,中国中央军委公布了此前在6月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中牺牲的战士名单,并追授名誉。[9]

参考文献

  1. Hoffman, Steven A. India and the China Crisi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80. ISBN 9780520301726. 
  2. 2.0 2.1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_国史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2021-03-17 [2023-12-15]. 
  3.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 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 (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1993年9月7日.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_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1996-11-29 [2023-12-1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 (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7. 乌铭琪. 中印边境冲突责任完全在印方,希维护边境地区和平稳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www.mod.gov.cn. [2023-12-15]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8. 王凤. 中印两军开始同步组织脱离接触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www.mod.gov.cn. [2023-12-15]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9. 数字报. 英雄屹立喀喇昆仑 - 解放军报 - 中国军网. www.81.cn. [2023-12-15]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