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中国东北地区历史
中国东北史前史
燕国 (辽西郡) 箕子朝鲜 东胡 肃慎 濊貊
(辽东郡)
秦朝 (辽西郡)
(辽东郡)
西汉 (辽西郡) 卫满朝鲜 匈奴
(辽东郡)
(汉四郡) 扶余国 沃沮 高句丽
东汉 (辽西郡) 乌桓 鲜卑 挹娄
(辽东郡)
(玄菟郡)
曹魏 (昌黎郡) (公孙度)
(辽东郡)
(玄菟郡)
西晋 (平州)
慕容部 宇文部
前燕 (平州)
前秦 (平州)
后燕 (平州)
北燕
北魏 (营州) 柔然 契丹 库莫奚 室韦 勿吉
东魏 (营州)
北齐 (营州)
北周 (营州)
隋朝 (柳城郡) 突厥 靺鞨
(燕郡)
(辽西郡)
唐朝 (营州) (松漠都督府) (饶乐都督府) (室韦都督府) (黑水都督府) 渤海国
(渤海都督府)
(安东都护府)
辽朝 (上京道)
(中京道)
(东京道)
女真 东丹国
定安国
(东京道)
金朝 (东京路) (上京路)
东辽国 后辽 大真国
元朝 (辽阳行省)
明朝 (辽东都司) (奴尔干都司)
建州女真 海西女真 野人女真
清朝 (满洲地区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盛京将军)
(东三省) 俄占外满
中华民国
东三省
远东共和国
苏联远东
东北最高行政委员会
伪满洲国
苏联占领下的满洲
中华民国
东九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东北
远东
政区、政权大部在今东北三省者用粗体。
参见
东夏国
东夏、大真、东真
1215年-1233年
首都咸平
南京
常用语言女真语, 中古汉语
政府君主制
国主 
• 1215–1233
蒲鲜万奴
历史时期时期
• 蒲鲜万奴称天王
1215年
• 贵由攻破南京
1233年
前身
继承
金朝
元朝
今属于 中国辽宁省 中国吉林省 中国内蒙古 中国黑龙江 俄罗斯

东夏是13世纪时蒲鲜万奴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一个国家。原称大真国,后改称东夏国,也称东真国

蒲鲜万奴原为金朝将领,担任辽东宣抚使讨伐反叛的契丹首领耶律留哥。他于贞祐三年(1215年)自立为天王,国号大真,年号天泰,金朝在东北的诸猛安谋克多响应。1216年降于蒙古,1217年再度自立。势力最大时,西北至上京城(今黑龙江省阿城境内白城子),西南至婆速路(今辽宁丹东境内九连城)以及部分辽东半岛区域,东南到曷懒路(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郡)与恤品路(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

东夏前期的政治中心在咸平(今辽宁开原北),复国后移至南京(今吉林图们市磨盘村山城[1])。蒲鲜万奴在国内依照金朝官制设立诸官,军队则按猛安谋克组织。

1233年,窝阔台派皇子贵由率领左翼蒙古军征讨蒲鲜万奴,在南京擒之,东夏从此灭亡,不再是独立国家,但其后蒙古仍任命万奴子孙镇守原地,为其藩属。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在东夏故地建立辽阳行省

政权仍存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发现刻有“大同”年款的官印以来,对东夏国的存亡又有新说。据王国维的考证:“《高丽史》多记东真即大真与高丽交涉事,自太宗癸巳(1233)以后,至世祖至元之末(1294),凡二十见。意万奴既擒之后,蒙古仍用之,以镇抚其地,其子孙承袭如藩国然,故尚有东真之称”(《黑鞑事略笺证》)。在《高丽史》和《元史》1233年后多年的记载中仍使用“贵国”、“东夏万奴国”的称谓。

1234年2月,“蒙古留百余骑于东真,余皆引还”(《高丽史》)。1235年设开元、南京二万户府,后者总管可能即东夏国王兼任。东夏的旧属继续维持管理着该地区的政务,而使用的年号就是“大同”,于当地出土了多颗不同年份的大同年号官印,足以证明。作为藩国的东夏,自此对蒙古一直归顺服从,并协助蒙军镇压高丽的反叛。1235年蒙古三伐高丽,东夏军即作为前导,攻下了龙津镇、镇溟城等地(《高丽史》)。1236年蒙军再入高丽,曾派援兵百余骑,侵入高丽东北境,自耀德、静边趋永兴仓(《高丽史》)。到了蒙哥统治时期,蒙古再度大规模用兵高丽,东夏又成为蒙军进兵的通路。据《高丽史》记载,自1249年至1259年,每年都有东夏的兵马入境侵扰。1257年,入登州的一次多至三千余骑,1258年还出舟师围攻高城县的松岛。直至蒙古出面干预,才停止。元世祖即位后,开始逐步加强对东夏的控制。至元三年(1266年)二月,曾设立过东京、开元、恤品、合懒、婆速等路宣抚司。至元二十年(1283年)五月,又增设海西辽东提刑按察司。

恤品、合懒两路是东夏的领地,海西当谓包括东夏在内,可见已一律与国内地区统治管辖。至1287年后,似不再有“东真”、“东夏”之名,想东夏藩国当撤于前。

注释 

  1. 中国首次发掘古“东夏国”遗存. www.kaogu.cn. [2020-05-15]. 

参考文献

  • 王慎荣,《东夏史料》,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
  • 陈祖武,《辽西夏金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ISBN 9787211049547
  • 《东北通史(上)》,金毓黻,五十年代出版社,1981年6月翻印
  • 《中国北方民族及其政权研究》,申友良,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
  • 《女真源流史》,《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何光岳,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
  • 《女真史》,《东北史丛书》,孙进己、张璇如、蒋秀松、于志耿、庄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7月
  • 《金朝史》,何俊哲、张达昌、于国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