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号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中山大学”号Zhong Shan Da Xue[注 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目前最大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2]。该船隶属于中山大学,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原校长罗俊命名。2016年6月教育部批复同意中山大学在“十三五”期间新建一艘6000吨级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于2019年10月28日开工建造,并于2020年8月28日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水,于2021年6月26日交付使用[3],于2021年11月21日入泊位于珠海高栏港的母港[4],并将于11月28日首航南海。该船总设计师为中船集团第708所主任助理吴刚[1]

规格

“中山大学”号船长114.3米,型宽19.4米,型深9.25米,吃水6米,设计排水量约6800吨。定员100人,自持力60天,续航力15000海里,经济航速11.5节,最大试航速度16节,经济航速下续航能力15000海里,具备I类无限航区全球航行能力。“中山大学”号是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2]

功能

“中山大学”号具备科学考察和人才培养的双平台功能。该船配备了大量科考仪器和科考操控支撑设备,建有能满足样品处理、检测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各类实验室。改传固定实验室面积为760平方米,艉甲板作业面积超过610平方米,可搭载十多个移动集装箱式实验功能模块。此外,该船拥有直升机热降平台,具备有效提高人员输送和物资转运能力,并可作为无人机的起降平台,从三维空间上扩展了该船的科考观测范围[2]

该船交付使用后,将成为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人才引进的重要平台[5]。。

注释

  1. “中山大学”号英文名为中山大学的汉语拼音Zhong Shan Da Xue”,而非中山大学的英文名称“Sun Yat-sen University”。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8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办法》第三章第一节“船舶命名”规定,“船名包括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中文名称由两个及两个以上规范汉字或两个及两个以上规范汉字加阿拉伯数字组成。英文名称为中文名称中规范汉字的汉语拼音或者中文名称中规范汉字的汉语拼音加阿拉伯数字组成”。因此,该船采用中文名的汉语拼音名作为本船英文名。[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