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齿挤喉擦音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安理Bot留言 | 贡献2022年10月10日 (一) 09:59的版本 (replaced: 參考 → 参考, 國 → 国 (3), 參 → 参, 語 → 语 (5), 魚 → 鱼, 應 → 应, 見 → 见, 義 → 义, 對 → 对, 爾 → 尔 (2), 詞 → 词, 為 → 为 (2), 於 → 于 (3), 種 → 种 (2), 標 → 标 (4), 達 → 达, 際 → 际 (3), 現 → 现, 釋 → 释, 資 → 资, 鏈 → 链, 註 → 注, 結 → 结, 鰻 → 鳗, 價 → 价, 齒 → 齿 (2), 輔 → 辅, 徵 → 征)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唇齿挤喉擦音
IPA编号128 + 401
编码
HTML码(十进制)​ʼ
Unicode码(十六进制) U+02BC
X-SAMPA音标f_>
音频范例
noicon

唇齿挤喉擦音(labiodental ejective fricative)是一种辅音,使用于一些口语中。用于表示此音的国际音标(IPA)为⟨⟩,其等价的X-SAMPA音标为f_>

特征

唇齿挤喉擦音的特征包括:

出现于

语言 词汇 IPA 意义 注释
阿布哈兹语 апа [afʼa] 只在此词中发现,被多数使用者发为[afʼa]。 [1]
瓦哈卡州高地Chontal语 ɫof'aneh [ɬofʼaneʔ] 玉米棒
卡巴尔达语[2]  фӏыцӏэ [fʼət͡sʼa] 黑色 对应到阿迪格语中的[ʃʷʼ]
雅浦语 f'aang [fʼaːŋ] 一种鳗鱼

参考资料

  1. p257, Hewitt, B. G. 1989. Abkhaz. Croom Helm Descriptive Grammars.
  2. Colarusso, John. 1992. A Grammar of the Kabardian Language. University of Calgary Press.

参见

外部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