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科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杜鹃科
化石时期:始新世至今, 34–0 Ma
噪鹃Eudynamys scolopaceus,寄生杜鹃)
锈喉马岛鹃Coua cursor,非寄生杜鹃)
生物分类法 编辑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鹃形目 Cuculiformes
科: 杜鹃科 Cuculidae
Leach, 1820

见正文

杜鹃科学名Cuculidae)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鹃形目中的唯一。中国古代也称子规杜宇[1]。许多分布于欧、亚、非洲的杜鹃科鸟类属于孵卵寄生动物,这些杜鹃从不筑巢,而是将卵产在其它鸟的巢内(特别是莺科的鸟类)。

但也有少数,如走鹃鸦鹃犀鹃圭拉鹃等杜鹃是不进行孵卵巢寄生的,这些不寄生的杜鹃科鸟类通常会将它们的巢筑在高树上。以鸦鹃为例,这种大型杜鹃会将它们的巢筑在地面上或低的灌木中。[需要解释]

杜鹃科的鸟虽然大小不同,但它们的身体细长,尾较长,腿强壮。大多数杜鹃科的鸟住在森林里,一些喜欢开放的地区。大多数以食昆虫为生,尤其喜食其它鸟躲避的多毛的蝴蝶的幼虫,因此又名布谷鸟,是农家相当欢迎的益鸟。

鹃形目曾经除杜鹃科外还包括蕉鹃科麝雉科。现在的分类法将蕉鹃科麝雉科分为单独的两个目蕉鹃目麝雉目

分类

本科包括以下属:

本科包括以下一些常见鸟类:

文化

中国古代视杜鹃为一种悲鸟。相传古代蜀国有一国君名杜宇,又称望帝,因为无能治水患,只好禅位给一个治水有功的臣子,隐居山林,悲愤而死。死后化作杜鹃,日夜悲鸣,直到啼出血来。而杜鹃的血染到花上,那花就成了杜鹃花。因此,中国古代诗文只要写到杜鹃,就是悲伤的象征。

  • 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 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 唐‧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注释

  1. 《埤雅·释鸟》:“杜鹃,一名子规,苦啼,啼血不止。”杜鹃的异名很多,周镇《鸟与史料》书中共列出37种名称。柴扉〈杜鹃鸟的鸣声〉一文宣称有44种名称。(《鸟禽天地》第21期)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