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母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群母g)是中古汉语的一个声母,属牙音全浊声母。

拟音

因为大多数汉语、域外方音、对音中,群母大多发/ɡ/,所以学界一致同意将佢拟音为/ɡ/。然而对于其送气性质并无一致意见,有的学者认为是送气音[gʱ],也有的认为是不送气音[g],或者无所谓送气或者平送仄不送等。不过,这个声母在送气不送气方面,并没有对立音位。

各学者拟音
声母 古韵罗马字 高本汉 李方桂 陆志韦 王力 周法高 李荣 邵荣芬 蒲立本 董同龢 郑张尚芳 潘悟云 《广韵》字数
g g g(gʷ) g g g g g g 716

注:过往学界曾用逆撇号“ʻ”代表送气音,后来国际语音学学会已规范以“ʱ”作为浊音送气符号,上表亦依规范统一。

现代方言、语言中的读音

官话北京音系中,因不配非三等字,群母平声为普通话拼音 q [tɕʰ];仄声为普通话拼音 j [tɕ],个别字(“葵”、“狂”等)除外。在南方官话中,多数群母字都保留洪音,平声为官话拼音 k [kʰ],仄声为官话拼音 g [k]。但个别群母字或退化为细音。

闽南语读 k [k]

粤语广府片中,群母字平声送气,粤拼为 k [kʰ];仄声中,没变作去声的上声字跟平声一样送气,去声字则不送气,粤拼为 g [k]。碰到合口韵母,则分别转为 kw [kʰʷ]和 gw [kʷ]。声调上,群母字派入阳声调。

赣语不分平仄全部清化,读[kʰ](洪音)或[tɕʰ](细音)。

客家话不分平仄全部清化,读[kʰ]

湘语(除辰溆片)不分平仄读法相同,新湘语[k][tɕ]老湘语[g](洪音)或[dʐ][d](细音)等。辰溆片平声保留全浊音读法,仄声则读为对应的不送气清音。

吴语多读[g](洪音)或[ʥ](细音)。但在吴语区边缘的宣州片中,无论其他浊塞音保留与否,g声母普遍消失(甘棠话除外),如黄山区[ɕʰ],南京高淳区[ɦʰ]

参阅

广韵查询系统-群母

中古早期汉语(切韵音)声母
表中字母为潘悟云拟音的国际音标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全清 全浊
唇音 p b m
舌音 t d n
ʈ ʈʰ ɖ ɳ
l
齿音 ts tsʰ dz s z
tʂʰ ʂ ʐ
tɕʰ 常(禅) ȵ ɕ ʑ
牙音 k g ŋ
喉音 ʔ ɦ j h 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