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脸𫛭鹰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灰脸𫛭鹰
保护状况
生物分类法 编辑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鹰形目 Accipitriformes
科: 鹰科 Accipitridae
属: 𫛭鹰属 Butastur
种: 灰脸𫛭鹰 B. indicus
学名双名法
Butastur indicus
(Gmelin, 1788)

灰脸𫛭鹰(台湾作灰面𫛭鹰学名Butastur indicus),又称灰面鹫,是鹰科𫛭鹰属猛禽台湾彰化一带称为南路鹰台湾闽南语lâm-lōo-ing[2],台湾屏东满州当地称为山后鸟台湾闽南语suann-āu-tsiáu[3],而在台湾屏东小琉球则叫做飞乌鸟台湾闽南语pue-oo-tsiáu[4]。灰脸𫛭鹰于每年10月10日前后约5日,自北至南过冬,其中重要过境停栖点为台湾的八卦台地恒春半岛。因10月10日为中华民国国庆日,而又有国庆鸟之称。台湾彰化县县鸟。

生态

外部链接

参考数据

  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Butastur indicus.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2009年3月7日]. 
  2. 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教育部《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编辑委员会. 南路鷹《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11年7月 [2021-10-25]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3. 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教育部《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编辑委员会. 山後鳥《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11年7月 [2021-10-25]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4. 社团法人彰化县野鸟学会. Q:灰面鵟鷹有多少的俗名?. 社团法人彰化县野鸟学会. [2021-10-25]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