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夫试验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席夫试验(Schiff test),由德国化学家雨果·席夫(Hugo Schiff)发明[1]的一种检验类的方法,与醛类反应会呈现紫红色。

呈色原理

Schiff试剂由碱性品红亚硫酸氢钠两种主要的化合物组成。

碱性品红大多是由盐酸蔷薇苯胺(C19H18N3Cl)与盐酸副蔷薇苯胺的混合物所组成。它与亚硫酸混合后,亚硫酸与品红中的(quinoid)部分进行1,6-加成产生加成反应即变无色。

无色的碱性品红-亚硫酸加成物再与醛作用后,起初亦生成无色化合物,但接着失去与碳结合的磺酸基分子而成醌型结构的化合物,呈现出紫红色。此紫色产物加硫酸后褪色,但甲醛与希夫试剂生成的紫红色产物加硫酸后颜色不消失,故可利用此方法区分甲醛与其他醛类。日常生活中可作为检验假酒的试剂。

检验假酒

日常生活中常用作检验假酒中甲醇含量的试剂,可使甲醇变成紫红色的产物。

其原理为:甲醇在酸性条件下,被高锰酸钾(KMnO4)氧化为甲醛(HCHO),过量的高锰酸钾及在反应中产生的二氧化锰(MnO2)用草酸-硫酸溶液除去;在酸性下,甲醛会与Schiff试剂反应,使与氧化生成的甲醛作用结合成紫红色的类。

组织切片染色应用

组织学上,利用PAS染色法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高碘酸 H5IO6 + 席夫试剂)可染出组织中含有的大分子糖类。高碘酸把糖类相邻两个碳上的羟基氧化成醛基,再用Schiff试剂和醛基反应使呈现紫红色。PAS经常用于结缔组织黏液的染色。

参考资料

  1. Hugo Schiff. Eine neue Reihe organischer Diamine. Justus Liebigs Ann. Chemie. 1866, 140 (1): 92–137. doi:10.1002/jlac.186614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