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模组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一个太阳光伏板是将许多太阳光伏电池作结合。
国际太空站上的光伏模组。

太阳电池模板(Photovoltaic Module)、光伏板(Photovoltaic Panel)又称作太阳能模组太阳能板,是将许多光伏电池(Photovoltaic Cell,太阳能电池)互连并包装的产物,如此互连的而达到的发电规模可提供商业大楼、住宅使用。

单个光伏板也只能产生一定的电力,典型的发电范围从100W到320W。固将许多光伏模组互相连接就成为了光伏阵列。使用光伏发电(太阳光发电)通常使用了一个光伏阵列或数个光伏模组与一个逆變器电池组与互连线路。

根据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国家电网公司促进新能源发展白皮书》显示,中国在2016年光伏模组装机量达到4318万千瓦,超过德国,成为全世界装机量最多的国家[1]

理论和制造

光生伏打效应,简称为光伏效应,是指受光线或其他电磁辐射照射的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组合的部位间产生电压与电流的现象。光生伏打效应与光电效应密切相关,属内光电效应。在光电效应中,材料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产生了一些自由电子溢出表面。而在光生伏打效应中,由于材料内部的不均匀(例如当材料内部形成PN结时)在自建电场的作用下,受到激励的电子和失去电子的空穴向相反方向移动,而形成了正负两极。

光生伏打效应最早于1839年由法国物理学家亚历山大·爱德蒙·贝克勒(Alexandre Edmond Becquerel)发现。

效率

晶硅太阳能模组因为多了表面的封膜和强化玻璃,所以能量转换效率略低于(1-2%)没有封装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晶硅模组

大部分光伏模组是由太阳能电池制造的。模组分为单晶硅、或多晶硅材料的模组。

薄膜模组

薄膜太阳能电池是先进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它们以较低的成本生产高效率的转换。

参看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