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字: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自动替换模板(来源模板))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未显示4个用户的14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CJK-New-Char|27222}}
{{CJK-New-Char|27222}}
{{Otheruses|简体字 (消歧义)|subject=与[[繁体字]]相对的[[汉字字汇]]|other=古代的簡筆[[俗字]]和其他[[簡筆字]]標準}}
<!-- {{Prose|time=2018/1/26}} -->
{{Infobox writing system
{{Infobox writing system
|name=化字/簡體
|name=化字/简体
|type=[[意音文字]]
|type=[[意音文字]]
|languages=[[漢語]]
|languages=[[汉语]]
|fam1=[[字]]
|fam1=[[字]]
|fam2=[[甲骨文]]
|fam2=[[甲骨文]]
|fam3=[[金文]]
|fam3=[[金文]]
|fam4=[[篆]]
|fam4=[[篆]]
|fam5=[[隶]]
|fam5=[[隶]]
|fam6=[[繁字]]
|fam6=[[繁字]]
|sisters=[[日本汉字]]、[[朝鮮漢字]]、[[契丹文]]、[[西夏文]]、[[喃字]]
|sisters=[[日本汉字]]、[[朝鲜汉字]]、[[契丹文]]、[[西夏文]]、[[喃字]]
|sample=Hanzi (simplified).svg
|sample=Hanzi (simplified).svg
|image_size=100px
|image_size=100px
|caption=文字推广而的字,以中国大陆规范汉字準书写的
|caption=文字推广而的字,以中国大陆规范汉字準书写的
|time=1956年至今
|time=1956年至今
|iso15924=Hans
|iso15924=Hans
第22行: 第20行:
{{汉字}}
{{汉字}}


'''化字'''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進字改革所蒐集或造的準化用字,由传统中文[[繁体字]]根据《[[汉字简化方案]]》实行[[汉字简化]]而来,由1955年开始逐步实行。1964年发布的《[[简化字总表]]》中收录的简化字大约有两千二百余个,目前2013年版本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收录的简化字是中大陆地最新的简化字规范,其中约有简化字两千五百个左右<ref>[http://www.gov.cn/zwgk/2013-08/19/content_2469793.htm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 ,附件:1.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2013年08月19日</ref>。
'''化字'''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字改革所蒐集或造的準化用字,由传统中文[[繁体字]]根据《[[汉字简化方案]]》实行[[汉字简化]]而来,由1955年开始逐步实行。1964年发布的《[[简化字总表]]》中收录的简化字大约有两千二百余个,目前2013年版本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收录的简化字是中大陆地最新的简化字规范,其中约有简化字两千五百个左右<ref>[http://www.gov.cn/zwgk/2013-08/19/content_2469793.htm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 ,附件:1.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2013年08月19日</ref>。


支持化字的人士通常主張簡化字的字形一些是古有之<ref>{{Cite book|title=古代漢語|last=殷|first=光|last2=|first2=彤|publisher=中人民大出版社|year=2015|isbn=978-7-300-22073-4|location=北京|pages=45}}</ref>,如-{云}-」與「-{}-相同,是異體字的關係<ref>{{Cite book|title=漢語詞|last=竺|first=家|publisher=五南圖書出版公司|year=1999|isbn=978-957-11-1910-6|location=北|pages=377}}</ref>,主要自于行书与草书的楷书化、多偏旁等自草,其化字也因而自草;但亦有反認為化字只是借用了古有之字的字形,而未必沿用了字的本意,因而不能認為是古以有之,如-{}--{广}-本是不同的字,者卻被用作前者的化字,而草楷化並無先例,本質還是在造新字。另外,大多数传统汉字并没有被简化,这些被列入中国大陆[[规范汉字]]的字称为[[承字]]<ref name=":0">{{cite web|url=http://dz.xdkb.net/html/2012-09/10/content_208338.htm|title=简体字并不是当代社会的“特产”|accessdate=2013-11-08|archive-date=2013-11-0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09163458/http://dz.xdkb.net/html/2012-09/10/content_208338.htm|dead-url=no}}</ref>。1977年文字改革委员会曾颁布[[二简字]]草案,但因公民字率已经很高,原有的化字已經廣泛使用形成慣,故[[二简字]]反而增加了識別學習成本,最于1986年被叫停正式除。
支持化字的人士通常主张简化字的字形一些是古有之<ref>{{Cite book|title=古代汉语|last=殷|first=光|last2=|first2=彤|publisher=中人民大出版社|year=2015|isbn=978-7-300-22073-4|location=北京|pages=45}}</ref>,如-{云}-”与“-{}-相同,是异体字的关系<ref>{{Cite book|title=汉语词|last=竺|first=家|publisher=五南图书出版公司|year=1999|isbn=978-957-11-1910-6|location=北|pages=377}}</ref>,主要自于行书与草书的楷书化、多偏旁等自草,其化字也因而自草;但亦有反认为化字只是借用了古有之字的字形,而未必沿用了字的本意,因而不能认为是古以有之,如-{广}--{广}-本是不同的字,者卻被用作前者的化字,而草楷化并无先例,本质还是在造新字。另外,大多数传统汉字并没有被简化,这些被列入中国大陆[[规范汉字]]的字称为[[承字]]<ref name=":0">{{cite web|url=http://dz.xdkb.net/html/2012-09/10/content_208338.htm|title=简体字并不是当代社会的“特产”|accessdate=2013-11-08}}</ref>。1977年文字改革委员会曾颁布[[二简字]]草案,但因公民字率已经很高,原有的化字已经广泛使用形成慣,故[[二简字]]反而增加了识别学习成本,最于1986年被叫停正式除。


自1976年起,新加坡教育部发布的汉字简体字表与中大陆的简化字完全相同<ref>谢世涯副教授 新加坡汉字规范的回顾与前瞻。http://huayuqiao.org/articles/xieshiya/Simplified/5_XinJiaPoHanZiGuiFan-XP.htm</ref>。因此,简化字的使用也传至新马等东南亚华人地区。
自1976年起,新加坡教育部发布的汉字简体字表与中大陆的简化字完全相同<ref>谢世涯副教授 新加坡汉字规范的回顾与前瞻。http://huayuqiao.org/articles/xieshiya/Simplified/5_XinJiaPoHanZiGuiFan-XP.htm</ref>。因此,简化字的使用也传至新马等东南亚华人地区。


== 历史 ==
== 历史 ==
{{main|汉字简化#中大陆}}
{{main|汉字简化#中大陆}}
* 民国9年(1920年)2月1日,[[钱玄同]]在《[[新青年]]》上表《減省筆畫的提》一文。
* 民国9年(1920年)2月1日,[[钱玄同]]在《[[新青年]]》上表《減省笔画的提》一文。
* 1931年9月26日,「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海崴]]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會」,中共代表[[瞿秋白]]、[[玉章]]等人[[蘇聯]]共同草擬北方拉丁化新文字」,並發表中蘇雙方13共同宣言:(節錄)「國漢字是古代封建社物,成了階級壓苦群的工具之一要根本除象形文字,以粹的拼音文字代替。用象形文字的筆劃來拼音或注音國資產階級的所謂統國語運動」<ref>第一次全文字改革工作會議文件匯編,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第68頁</ref>。
* 1931年9月26日,“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海崴]]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共代表[[瞿秋白]]、[[玉章]]等人[[苏联]]共同草擬北方拉丁化新文字”,并发表中苏双方13共同宣言:(节录)“国汉字是古代封建社物,成了阶级压苦群的工具之一要根本除象形文字,以粹的拼音文字代替。用象形文字的笔划来拼音或注音国资产阶级的所谓统国语运动”<ref>第一次全文字改革工作会议文件汇编,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第68頁</ref>。
* 民国24年(1935年)8月21日,[[中教育部]]發佈第11400号部令,公《[[第一批简体字表|第一批簡體字表]]》。次年2月5日,因元老戴季陶烈反而作罷。<ref name=":1" />
* 民国24年(1935年)8月21日,[[中教育部]]发布第11400号部令,公《[[第一批简体字表]]》。次年2月5日,因元老戴季陶烈反而作罷。<ref name=":1" />
* 民国25年(1936年)2月,[[中教育部]]奉[[行政院]]命令,令暂不推行简化字。<ref name=":1">{{cite web|url=http://culture.ifeng.com/3/detail_2012_02/28/12830558_0.shtml|title=蒋介石曾指示推行简体字 戴季陶强烈反对称荒谬|language=zh-cn|accessdate=2013-06-14|archive-date=2012-03-0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302054719/http://culture.ifeng.com/3/detail_2012_02/28/12830558_0.shtml|dead-url=no}}</ref><ref>杜子,《中文字改革文集》,大眾書局,1950年,第184頁</ref>
* 民国25年(1936年)2月,[[中教育部]]奉[[行政院]]命令,令暂不推行简化字。<ref name=":1">{{cite web|url=http://culture.ifeng.com/3/detail_2012_02/28/12830558_0.shtml|title=蒋介石曾指示推行简体字 戴季陶强烈反对称荒谬|language=zh-cn|accessdate=2013-06-14}}</ref><ref>杜子,《中文字改革文集》,大众书局,1950年,第184頁</ref>
* 1938年9月26日,[[蘇聯]]《[[真理]]》表達應協助世界各民族改用[[俄]]<ref>俄文而外,其他文字只不渡性的文字變體,要加以引使其一。俄要成世界各民族的共同言。」張席珍,文改幕,中國語文月刊,第8卷第2期,1961年10月,第16頁</ref>。
* 1938年9月26日,[[苏联]]《[[真理]]》表达应协助世界各民族改用[[俄]]<ref>俄文而外,其他文字只不渡性的文字变体,要加以引使其一。俄要成世界各民族的共同言。”张席珍,文改幕,中国语文月刊,第8卷第2期,1961年10月,第16頁</ref>。
*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群众曾经“创造”了许多[[简笔字]],这些“新造”字被称为“解放字”,如-{拥、护、卫、胜、运、动、艺、习、团}-等等<ref>张书岩、王铁昆、李青梅、安宁,《简化字溯源》,语文出版社,1956年,第18頁、第100-110页</ref>。这些字均可以从颜真卿书法作品中找到。
*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群众曾经“创造”了许多[[简笔字]],这些“新造”字被称为“解放字”,如-{拥、护、卫、胜、运、动、艺、习、团}-等等<ref>张书岩、王铁昆、李青梅、安宁,《简化字溯源》,语文出版社,1956年,第18頁、第100-110页</ref>。这些字均可以从颜真卿书法作品中找到。
* 1952年2月5日,在中央教育部的筹划下,由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改组合并其他机构组成[[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中言研究所俄籍顾问谢尔应琴柯(Selchiuchinko)在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会议上指示:“严格的拼音原用中产党员苏联创制的那套拼音文字是最合理的<ref name="auto">汪文,中共文字改革之概況及其对传统文化之影,《中共字之影》,第215-217頁</ref>。
* 1950年[[蘇聯]][[史達林]]指示將協助中國[[廢除漢字]](出处?):「全世界都是要通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而實現共產主義的,全人類的語言文都是要通過統一的民族語走向區域語,而實現共同的世界語。」
* 1953年3月25日,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汉字整理组成立,开始着手拟定《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专家们采用普遍通行的简体字为主,辅以草书楷化的方法,选定了在群众中比较流行的700个简体字,拟出第一稿。但[[毛泽东]]看过后却很不满意,提出:“700个简体字还不够简,作简体字要多利用草体,找出简化规律,作出基本形体,有规律地进行简化。汉字的数量也必须大大减缩,一个字可以代替好几个字,只有从形体上和数量上同时精简,才算得上简化。”<ref name="Mao Goals">{{cite web|url=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8-06/03/content_8304343.htm|title=同文 :《化方案》制始末|publisher=北京日报|date=2008年6月3日|language=zh-cn}}</ref>[[文字改革委员会|文改会]]估[[字]]以在短时间拼音文字,中间会有新文字的期,因此在策略上需破坏汉字形,削弱字效用,以化字部利拼音化的件<ref>中国语杂志,《问题》,中华书局,1956年,第98頁</ref>。
* 1952年2月5日,在中央教育部的筹划下,由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改组合并其他机构组成[[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中言研究所俄籍顧問謝爾應琴柯(Selchiuchinko)在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會議上指示:「嚴格的拼音原用中產黨員蘇聯創制的那套拼音文字是最合理的<ref name="auto">汪文,中共文字改革之概況及其對傳統文化之影,《中共字之影》,第215-217頁</ref>。
* 1954年12月,[[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改组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简称文改会,直属于[[国务院]]。[[中院]]言研究所俄籍顾问谢尔应琴柯(Selchiuchinko)在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会议上指示:“严格的拼音原用中国共产党在[[苏联]]制的那套拼音文字是最合理的<ref name="auto"/>。
* 1953年3月25日,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汉字整理组成立,开始着手拟定《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专家们采用普遍通行的简体字为主,辅以草书楷化的方法,选定了在群众中比较流行的700个简体字,拟出第一稿。但[[毛泽东]]看过后却很不满意,提出:“700个简体字还不够简,作简体字要多利用草体,找出简化规律,作出基本形体,有规律地进行简化。汉字的数量也必须大大减缩,一个字可以代替好几个字,只有从形体上和数量上同时精简,才算得上简化。”<ref name="Mao Goals">{{cite web|url=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8-06/03/content_8304343.htm|title=同文 :《化方案》制始末|publisher=北京日报|date=2008年6月3日|language=zh-cn}}</ref>[[文字改革委员会|文改会]]估[[字]]以在短時間拼音文字,中間會有新文字的期,因此在策略上需破壞漢字形,削弱字效用,以化字部利拼音化的件<ref>中國語雜誌,《問題》,中華書局,1956年,第98頁</ref>。
* 1955年1月7日,文字改革委员会《[[化方案]]草案》,有三表:《798个汉化表》、《擬除的400个异体字表》、《字偏旁手写简化表》。第二表就是其分拆出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草案。《化方案草案明》中指出:“过这个草案的討,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研究中文字改革问题后进一步整理字和行拼音文字造更有利的件。
* 1954年12月,[[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改组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简称文改会,直属于[[国务院]]。[[中院]]言研究所俄籍顧問謝爾應琴柯(Selchiuchinko)在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會議上指示:「嚴格的拼音原用中国共产党在[[蘇聯]]制的那套拼音文字是最合理的<ref name="auto"/>。
* 1955年1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字改革委员会]]在《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说明》中提出[[字]]以在短时间改成拼音文字,在开始实行拼音文字后,仍会有一个新文字并用的期,汉字仍然是一定时期内必须使用的重要工具,并提出了三种简化汉字的方法:笔画、字数、写法<ref name=jp>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说明——汉字简化的目的和方法》// 吴玉章等,中国语杂志社 中国语文丛书,《问题》,中华书局,1956年,第97-100頁</ref>。
* 1955年1月7日,文字改革委員會《[[化方案]]草案》,有三表:《798個漢化表》、《擬除的400個異體字表》、《字偏旁手寫簡化表》。第二表就是其分拆出的《[[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的草案。《化方案草案明》中指出:「過這個草案的討,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研究中文字改革問題後進一步整理字和行拼音文字造更有利的件。
* 1955年1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字改革委员会]]在《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说明》中提出[[字]]以在短時間改成拼音文字,在开始实行拼音文字后,仍会有一个新文字并用的期,汉字仍然是一定时期内必须使用的重要工具,并提出了三种简化汉字的方法:笔画、字数、写法<ref name=jp>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说明——汉字简化的目的和方法》// 吴玉章等,中國語雜誌社 中国语文丛书,《問題》,中華書局,1956年,第97-100頁</ref>。
* 1956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ref name="Mao Goals" />
* 1956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ref name="Mao Goals" />
* 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国务院的《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汉字简化方案]]》。
* 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国务院的《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汉字简化方案]]》。
* 1958年1月10日,[[周恩]]表《前文字改革的任告,指責「一些右派份子文字改革行了毒的攻說漢化搞糟了,群都反,要國務院收回成命,把《化方案》撤回」,表示是符合群利益且受到群眾熱迎的好事」,「應該給以決支持
* 1958年1月10日,[[周恩]]表《前文字改革的任告,指责“一些右派份子文字改革行了毒的攻说汉化搞糟了,群都反,要国务院收回成命,把《化方案》撤回”,表示是符合群利益且受到群众热迎的好事”,“应该給以決支持
* 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简化字总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使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简化偏旁的简化字,第三表是由第二表类推的1754字,共2236字。<ref name="Mao Goals" />
* 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简化字总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使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简化偏旁的简化字,第三表是由第二表类推的1754字,共2236字。<ref name="Mao Goals" />
* 1977年12月20日,公《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该方案中新增的简化汉字被称为“[[二简字]]”。
* 1977年12月20日,公《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该方案中新增的简化汉字被称为“[[二简字]]”。
* 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出《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的通知》,宣布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 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出《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的通知》,宣布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 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刊载在10月15日的《[[人民日报]]》,共收2274个简化字及14个简化偏旁,-{赟(贇)}-等类推简化的生僻字没有收录<ref>{{cite web|url=http://wenke.hep.edu.cn/gfhz/html/jhzzb3.asp|title=《简化字总表》说明|quote=第三表所收的是应用第二表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作为偏旁得出来的简化字。汉字总数很多,这个表不必尽列。例如有“车”旁的字,如果尽量地列,就可以列出一二百个,其中有许多是很生僻的字,不大用得到。现在为了适应一般的需要,第三表所列的简化字的范围,基本上以《新华字典》(1962年第三版,只收汉字八千个左右)为标准。未收入第三表的字,凡用第二表的简化字或简化偏旁作为偏旁的,一般应该同样简化|access-date=2013-06-16|archive-date=2013-10-1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017171801/http://wenke.hep.edu.cn/gfhz/html/jhzzb3.asp|dead-url=yes}}</ref>,“-{叠(疊)}-”、“覆”、“像”、“-{囉}-”(类推简化为“-{啰}-”)不再简化为“迭”、“-{复}-”、“象”、“-{罗}-”。
* 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刊载在10月15日的《[[人民日报]]》,共收2274个简化字及14个简化偏旁,-{赟(贇)}-等类推简化的生僻字没有收录<ref>{{cite web|url=http://wenke.hep.edu.cn/gfhz/html/jhzzb3.asp|title=《简化字总表》说明|quote=第三表所收的是应用第二表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作为偏旁得出来的简化字。汉字总数很多,这个表不必尽列。例如有“车”旁的字,如果尽量地列,就可以列出一二百个,其中有许多是很生僻的字,不大用得到。现在为了适应一般的需要,第三表所列的简化字的范围,基本上以《新华字典》(1962年第三版,只收汉字八千个左右)为标准。未收入第三表的字,凡用第二表的简化字或简化偏旁作为偏旁的,一般应该同样简化|access-date=2013-06-16}}</ref>,“-{叠(疊)}-”、“覆”、“像”、“-{囉}-”(类推简化为“-{啰}-”)不再简化为“迭”、“-{复}-”、“象”、“-{罗}-”。
* 1993年,新加坡教育部中小学华文字表委员会对该部1976年颁行的《简体字总表》的个别简体字,也作了相应的修订,使全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相同。
* 1993年,新加坡教育部中小学华文字表委员会对该部1976年颁行的《简体字总表》的个别简体字,也作了相应的修订,使全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相同。
* 2013年6月5日,[[中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通用規範漢字表]]》,含附表《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ref>{{Cite news|url=http://www.gov.cn/zwgk/2013-08/19/content_2469793.htm|title=國務關於公布《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publisher=[[國務]]|date=2013-08-19|accessdate=2013-10-17|archive-date=2020-10-1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012095526/http://www.gov.cn/zwgk/2013-08/19/content_2469793.htm/|dead-url=no}}</ref>
* 2013年6月5日,[[中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通用规范汉字表]]》,含附表《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ref>{{Cite news|url=http://www.gov.cn/zwgk/2013-08/19/content_2469793.htm|title=国务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publisher=[[国务]]|date=2013-08-19|accessdate=2013-10-17}}</ref>


== 简化原则 ==
== 简化原则 ==
简化字的原则最早可追溯到[[玄同]]于1922年提出的简化原则,其八项简化原则为:假借字、形声字、草楷化、特字、廓字、会意字、符号字及偏旁推字。虽然这些原则并非钱玄同原创(比如在颜真卿和皇象的书法作品中,这些简化字都曾经出现),并且頗、尚不能涵括實際化方法,但些原頗具代表性,化字政策亦用了不少。
简化字的原则最早可追溯到[[玄同]]于1922年提出的简化原则,其八项简化原则为:假借字、形声字、草楷化、特字、廓字、会意字、符号字及偏旁推字。虽然这些原则并非钱玄同原创(比如在颜真卿和皇象的书法作品中,这些简化字都曾经出现),并且頗、尚不能涵括实际化方法,但些原頗具代表性,化字政策亦用了不少。


人民共和國現化字研訂時用的原如下:
人民共和国现化字研订时用的原如下:
* 从俗从简
* 从俗从简
* 規範
* 规范
# 消除[[異體字]]
*# 消除[[异体字]]
# 突出形特性
*# 突出形特性
# 量保留表意特性
*# 量保留表意特性
* 稳定性
* 稳定性
* 实用性
* 实用性
* 适当的艺术性
* 适当的艺术性


1952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确定了以“[[wikt:述而不作|述而不作]]”作為漢化的原。同年,毛泽东指出简化不只是字形象上化,更要合併漢字{{NoteTag|比如稻-{穀}-的-{穀}-和山谷的谷,本来是两个字,为了省略笔画,就统一用笔画少的“谷”替代。}},減少[[規範漢字]]的量<ref name="Mao Goals" />。
1952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确定了以“述而不作”作为汉化的原。同年,毛泽东指出简化不只是字形象上化,更要合并汉字{{NoteTag|比如稻-{穀}-的-{穀}-和山谷的谷,本来是两个字,为了省略笔画,就统一用笔画少的“谷”替代。}},減少[[规范汉字]]的量<ref name="Mao Goals" />。


== 化方法 ==
== 化方法 ==
{{主条目|简化字的简化方法}}
{{主条目|简化字的简化方法}}
化字不依從漢字原的[[六]]系。然而化字也不是一個獨立的、新的系,依賴對字之改造,因此也不能完全脫離於自成系。整體來說,在制訂簡化字的程中,用了“字型結構簡化”、“类推化”、“異體字”、“用新字形”等方法。
化字不依从汉字原的[[六]]系。然而化字也不是一个独立的、新的系,依赖对字之改造,因此也不能完全脫离于自成系。整体来说,在制订简化字的程中,用了“字型结构简化”、“类推化”、“异体字”、“用新字形”等方法。


== 合併簡化 ==
== 合并简化 ==
{{Main|繁簡轉換一對多列表|簡繁轉換一對多列表}}
有不少字简化时被合并至另一字,具体有三类情况:
有不少字简化时被合并至另一字,具体有三类情况:


# 用简单的古字代替代的字。
# 用简单的古字代替代的字。
# 用一个新的简化字代替多个文字。
# 用一个新的简化字代替多个文字。
# 部分字合,将某字部分意义到另一个笔画简单的字上,该字其他意义保留。
# 部分字合,将某字部分意义到另一个笔画简单的字上,该字其他意义保留。


另外[[汉字简化]]有时将字源和意义不相关、读音不同、历史上很少用的罕字进行合并。
另外[[汉字简化]]有时将字源和意义不相关、读音不同、历史上很少用的罕字进行合并。


多繁簡轉換的[[軟體]],在簡轉法正轉換。常見轉換或錯的字有-{后}--{干}--{复}-」,因此多情況下,簡轉繁的文章仍可識別原文是[[簡化字]],下表列了一些字及其本義,「被合的字列出了字可能對應的繁字(不包括其自身),的字被左的代替,左的字兼具本和被合併漢字的意<ref>{{cite web|url=http://xh.5156edu.com/|title=新华字典|access-date=2013-06-16|archive-date=2021-04-2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421162213/http://xh.5156edu.com/|dead-url=no}}</ref>,不少字的本被遺忘。
多繁简转换的[[软件]],在简转法正转换。常见转换或錯的字有-{后}--{干}--{复}-”,因此多情況下,简转繁的文章仍可识别原文是化字,下表列了一些字及其本义,“被合的字列出了字可能对应的繁字(不包括其自身),的字被左的代替,左的字兼具本和被合并汉字的意<ref>{{cite web|url=http://xh.5156edu.com/|title=新华字典|access-date=2013-06-16}}</ref>,不少字的本被遺忘。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
|-
! 字 !! 本 !! 被合的字
! 字 !! 本 !! 被合的字
|-
|-
| -{卜}- || 占卜/[[卜姓]] || -{蔔}-
| -{卜}- || 占卜/[[卜姓]] || -{蔔}-
第95行: 第91行:
| -{适}- || 读kuò(括),罕用古字(古人名:-{[[李适]]}-、[[南宫适]]) || -{適}-
| -{适}- || 读kuò(括),罕用古字(古人名:-{[[李适]]}-、[[南宫适]]) || -{適}-
|-
|-
| 朮 || 读zhú,[[中药]]名:[[苍术]]、[[白术]];人名:[[兀朮]]、[[朮赤]] || -{}-
| 朮 || 读zhú,[[中药]]名:[[苍术]]、[[白术]];人名:[[兀朮]]、[[朮赤]] || -{}-
|-
|-
| -{叶}- || 读xié,同“协” || -{葉}-
| -{叶}- || 读xié,同“协” || -{葉}-
第103行: 第99行:
| -{宁}- || 作门屏之间解的-{宁}-读zhù(柱)。为避免此-{宁}-字与-{寧}-的简化字混淆,原读zhù的-{貯、佇、苧、紵}-作-{贮、伫、苎、纻}- || -{寧}-
| -{宁}- || 作门屏之间解的-{宁}-读zhù(柱)。为避免此-{宁}-字与-{寧}-的简化字混淆,原读zhù的-{貯、佇、苧、紵}-作-{贮、伫、苎、纻}- || -{寧}-
|-
|-
| -{苧}- || -{薴}-(níng)-{苧}-,是芳香有化合物;但-{苧}-(zhù)本是[[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改-{苎}-([[#類推簡化的問題|非正式簡化]]) || -{薴}-
| -{苧}- || -{薴}-(níng)-{苧}-,是芳香有化合物;但-{苧}-(zhù)本是[[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改-{苎}- || -{薴}-
|-
|-
| -{姜}- || [[姜姓]] || -{薑}-
| -{姜}- || [[姜姓]] || -{薑}-
|-
|-
| -{干}- || 盾、冒犯、牽連涉、求、水、[[天干]] || -{乾}-(读qián时不简化,如“乾坤”)、-{幹}-、-{榦}-
| -{干}- || 盾、冒犯、牵连涉、求、水、[[天干]] || -{乾}-(读qián时不简化,如“乾坤”)、-{幹}-、-{榦}-
|-
|-
| -{征}- || 远行/讨伐 || -{徵}-(读zhǐ时不简化,如“宫商角-{徵}-羽”)
| -{征}- || 远行/讨伐 || -{徵}-(读zhǐ时不简化,如“宫商角-{徵}-羽”)
|-
|-
| -{了}- || le,助词/liǎo,束、完全,如“了却”、“受不了” || -{瞭}-(读liào时不简化,如“瞭望”)
| -{了}- || le,助词/liǎo,束、完全,如“了却”、“受不了” || -{瞭}-(读liào时不简化,如“瞭望”)
|-
|-
| -{斗}- || 读dǒu,[[斗|容量]],斗笠、斗篷;星名([[北斗七星|北斗]]、[[斗宿]]);-{斗}-牛,指斗宿和[[牛宿]],代表[[越地]],或指中國傳說的野名|| -{鬥}-
| -{斗}- || 读dǒu,[[斗|容量]],斗笠、斗篷;星名([[北斗七星|北斗]]、[[斗宿]]);-{斗}-牛,指斗宿和[[牛宿]],代表[[越地]],或指中国传说的野名|| -{鬥}-
|-
|-
| -{后}- || 皇帝的正妻、先秦指代君主 || -{後}-
| -{后}- || 皇帝的正妻、先秦指代君主 || -{後}-
第119行: 第115行:
| -{党}- || 古族名“[[党项]]”/[[党姓]] || -{黨}-
| -{党}- || 古族名“[[党项]]”/[[党姓]] || -{黨}-
|-
|-
| -{蔑}- || 蔑有消、微小(如蔑)、拋侮等。 || -{衊}-
| -{蔑}- || 蔑有消、微小(如蔑)、拋侮等。 || -{衊}-
|-
|-
| 沖 || 用液澆、水撞的;本义:向上涌流,如“沖天”;幼小,空虚,[[金庸]]小说中有[[冲虚道长]] || -{衝}-
| 沖 || 用液澆、水撞的;本义:向上涌流,如“沖天”;幼小,空虚,[[金庸]]小说中有[[冲虚道长]] || -{衝}-
|-
|-
| -{于}- || 文言虛詞動詞作/[[于姓]] || -{於}-
| -{于}- || 文言虚词动词作/[[于姓]] || -{於}-
|-
|-
| -{万}- || 读wàn,同“-{}-”/读mò,姓:[[万俟]] || -{萬}-
| -{万}- || 读wàn,同“-{}-”/读mò,姓:[[万俟]] || -{萬}-
|-
|-
| -{丑}- || 十二[[地支]]之一,夜到三为丑 || -{醜}-
| -{丑}- || 十二[[地支]]之一,夜到三为丑 || -{醜}-
|-
|-
| -{郁}- || 浓郁/[[郁姓]] || -{鬱}-
| -{郁}- || 浓郁/[[郁姓]] || -{鬱}-
|-
|-
| -{厂}- || [[厂部]],读hàn,山崖(古字);ān,同“庵” || -{}-
| -{厂}- || [[厂部]],读hàn,山崖(古字);ān,同“庵” || -{}-
|-
|-
| -{广}- || [[广部]],读yǎn,義為依山而建之屋,《[[紅樓夢]]》中有蘆雪-{广}-」;ān,同“庵” || -{廣}-
| -{广}- || [[广部]],读yǎn,义为依山而建之屋,《[[红楼梦]]》中有蘆雪-{广}-”;ān,同“庵” || -{廣}-
|-
|-
| -{表}- || 表示、表/表格/表/表率 || -{錶}-
| -{表}- || 表示、表/表格/表/表率 || -{錶}-
|-
|-
| -{范}- || [[范姓]] 、[[范]]|| -{範}-
| -{范}- || [[范姓]] 、[[范]]|| -{範}-
|-
|-
| -{谷}- || 山谷/[[谷姓]] || -{穀}-
| -{谷}- || 山谷/[[谷姓]] || -{穀}-
第143行: 第139行:
| -{淀}- || 浅的湖泊|| -{澱}-
| -{淀}- || 浅的湖泊|| -{澱}-
|-
|-
| -{松}- || [[松]] || -{鬆}-
| -{松}- || [[松]] || -{鬆}-
|-
|-
| -{里}- || 长度单位/故里、巷 || -{裏(裡)}-
| -{里}- || 长度单位/故里、巷 || -{裏(裡)}-
第149行: 第145行:
| -{帘}- || -{帘}-,酒家帜(后起字) || -{簾}-
| -{帘}- || -{帘}-,酒家帜(后起字) || -{簾}-
|-
|-
| -{胡}- || 胡/[[胡姓]]/[[胡人]] || -{鬍}-
| -{胡}- || 胡/[[胡姓]]/[[胡人]] || -{鬍}-
|-
|-
| -{板}- || 成片的硬物 || -{闆}-
| -{板}- || 成片的硬物 || -{闆}-
|-
|-
| -{布}- || 物/[[布姓|姓氏]] || -{佈}-
| -{布}- || 物/[[布姓|姓氏]] || -{佈}-
|-
|-
| -{只}- || “-{只}-”在中古以后与“-{祗}-”通,表示“僅僅、惟一”的意思。副词“-{只}-”与量词“-{隻}-”在古书中绝不通用 || -{隻、祗}-
| -{只}- || “-{只}-”在中古以后与“-{祗}-”通,表示“仅仅、惟一”的意思。副词“-{只}-”与量词“-{隻}-”在古书中绝不通用 || -{隻、祗}-
|-
|-
| -{余}- || 我/[[余姓]] || -{餘}-
| -{余}- || 我/[[余姓]] || -{餘}-
第161行: 第157行:
| -{几}- || 小或矮的桌子 || -{幾}-
| -{几}- || 小或矮的桌子 || -{幾}-
|-
|-
| -{机}- || “-{机}-”原为木名([[桤木]]),[[扬雄]]的《蜀都》有“春-{机}-杨柳”句 || -{機}-
| -{机}- || “-{机}-”原为木名([[桤木]]),[[扬雄]]的《蜀都》有“春-{机}-杨柳”句 || -{機}-
|-
|-
| -{尸}- || 古代祭祀代表死者受祭的人,如-{尸}-位素餐 || -{屍}-
| -{尸}- || 古代祭祀代表死者受祭的人,如-{尸}-位素餐 || -{屍}-
|-
|-
| -{游}- || 水、流/不固定/[[游姓]] || -{遊}-
| -{游}- || 水、流/不固定/[[游姓]] || -{遊}-
|-
|-
| -{台}- || 地名,如:[[台州]]、[[天台山]]/敬辞,如:兄台、台端/通“-{臺}-” || -{臺、檯、颱}-
| -{台}- || 地名,如:[[台州]]、[[天台山]]/敬辞,如:兄台、台端 || -{臺、檯、颱}-
|-
|-
| -{吁}- || 歎息、歎/表示疑 || -{籲}-
| -{吁}- || 歎息、歎/表示疑 || -{籲}-
|-
|-
| -{云}- || 說話 || -{雲}-
| -{云}- || 说话 || -{雲}-
|-
|-
| -{芸}- || [[芸香]] || -{蕓}-
| -{芸}- || [[芸香]] || -{蕓}-
第179行: 第175行:
| -{漓}- || 淋漓 || -{灕}-
| -{漓}- || 淋漓 || -{灕}-
|-
|-
| -{价}- || jiè-{价}-人(古派遣西或事情的人),如敬稱別人的僕役為「貴-{价}-」/大的,善的/地名:[[朝]]有[[价川市]] || -{價}-
| -{价}- || jiè-{价}-人(古派遣西或事情的人),如敬称别人的僕役为“贵-{价}-”/大的,善的/地名:[[朝]]有[[价川市]] || -{價}-
|-
|-
| -{系}- || 系、系列 || -{係、繫}-
| -{系}- || 系、系列 || -{係、繫}-
|-
|-
| -{丰}- || 容貌姿美好 || -{豐}-
| -{丰}- || 容貌姿美好 || -{豐}-
|-
|-
| -{面}- || 面子、表面 || -{麪(麵)}-
| -{面}- || 面子、表面 || -{麪(麵)}-
|-
|-
| -{志}- || 志 || -{誌}-
| -{志}- || 志 || -{誌}-
|-
|-
| -{准}- || “-{准}-”是“-{準}-”的俗体,但近代有了分工:“-{准}-”字只用“准”之意 || -{準}-
| -{准}- || “-{准}-”是“-{準}-”的俗体,但近代有了分工:“-{准}-”字只用“准”之意 || -{準}-
|-
|-
| -{出}- || “入”相 / 露 || -{齣}-
| -{出}- || “入”相 / 露 || -{齣}-
|-
|-
| -{周}- || [[周朝|朝代]],[[周姓|姓氏]]/牙周、周、周界 || -{週}-
| -{周}- || [[周朝|朝代]],[[周姓|姓氏]]/牙周、周、周界 || -{週}-
|-
|-
| -{愿}- || 老实谨慎:诚~ || -{願}-
| -{愿}- || 老实谨慎:诚~ || -{願}-
第199行: 第195行:
| -{御}- || 驾驶车马/治理、统治/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 || -{禦}-
| -{御}- || 驾驶车马/治理、统治/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 || -{禦}-
|-
|-
| 才 || ,同“-{纔}-” / 才能、能力 || -{纔}-
| 才 || ,同“-{纔}-” / 才能、能力 || -{纔}-
|-
|-
| -{么}- || “-{幺}-”(yāo)的俗。“-{麼/麽}-”字由“-{幺/么}-”和“麻”合成 / 麻胡牌型 : [[十三幺|十三-{}-]]|| -{麼/麽}-
| -{么}- || “-{幺}-”(yāo)的俗。“-{麼/麽}-”字由“-{幺/么}-”和“麻”合成 / 麻胡牌型 : [[十三幺|十三-{}-]]|| -{麼/麽}-
|-
|-
| -{秋}- || 四季中的第三季 || -{鞦}-
| -{秋}- || 四季中的第三季 || -{鞦}-
|-
|-
| -{千}- || 字,即1000 || -{韆}-
| -{千}- || 字,即1000 || -{韆}-
|-
|-
| -{扎}- || 刺、鑽、力支撐 || -{紮}-
| -{扎}- || 刺、鑽、力支撐 || -{紮}-
|-
|-
| -{凶}- || 不吉利/年成不好/喧嘩 || -{兇}-
| -{凶}- || 不吉利/年成不好/喧嘩 || -{兇}-
|-
|-
| -{猎}- || 音xī,《[[山海经]]·大荒北经》中有熊状怪兽名为“-{猎}-” || -{獵}-
| -{猎}- || 音xī,《[[山海经]]·大荒北经》中有熊状怪兽名为“-{猎}-” || -{獵}-
|-
|-
| -{腊}- || 音xī,乾肉 || -{臘}-
| -{腊}- || 音xī,乾肉 || -{臘}-
|-
|-
| -{蜡}- || 音zhà,古祭名,如京有《{{僻字|𧈢|⿰-{虫}-八}}-{蜡}-》 || -{蠟}-
| -{蜡}- || 音zhà,古祭名,如京有《{{僻字|𧈢|⿰-{虫}-八}}-{蜡}-》 || -{蠟}-
|-
|-
| 累 || lěi,积累/lèi,累/léi,缠缚,通“-{纍}-” || -{纍}-
| 累 || lěi,积累/lèi,累/léi,缠缚,通“-{纍}-” || -{纍}-
|-
|-
| 克 || 能,如己任」/勝過,如攻克」/克制,通“-{剋}-” || -{剋}-
| 克 || 能,如己任”/胜过,如攻克”/克制,通“-{剋}-” || -{剋}-
|-
|-
| 合 || “合”义比“-{閤}-”宽,“-{閤}-”同“闔”,如“闔家”亦作“-{閤}-家”、“-{合}-家” || -{閤}-
| 合 || “合”义比“-{閤}-”宽,“-{閤}-”同“闔”,如“闔家”亦作“-{閤}-家”、“-{合}-家” || -{閤}-
|-
|-
| -{札}- || 信 || -{劄}-
| -{札}- || 信 || -{劄}-
|-
|-
| -{占}- || 姓氏/占卜 || -{佔}-
| -{占}- || 姓氏/占卜 || -{佔}-
|-
|-
| -{并}- || [[并州]]/同-{}- || -{並、併}-
| -{并}- || [[并州]]/同-{}- || -{併、並}-
|-
|-
| -{扣}- || 套上、戴上/拘留 || -{釦}-
| -{扣}- || 套上、戴上/拘留 || -{釦}-
|-
|-
| -{托}- || 承、襯 || -{託}-
| -{托}- || 承、襯 || -{託}-
|-
|-
| -{划}- || 撥水前/合算 || -{劃}-
| -{划}- || 撥水前/合算 || -{劃}-
|-
|-
| -{致}- || -{緻}-是密的意思,如“-{細緻}-”;古与致通 || -{緻}-
| -{致}- || -{緻}-是密的意思,如“-{細緻}-”;古与致通 || -{緻}-
第241行: 第237行:
| -{筑}- || 乐器名 || -{築}-
| -{筑}- || 乐器名 || -{築}-
|-
|-
| -{复}- || 反-{復}-的-{復}-本作-{}-,但是-{復}-和-{複}-并不是同义词。-{複}-只用重-{複}-和-{複}-杂的意义 || -{復、複}-
| -{复}- || 反-{復}-的-{復}-本作-{}-,但是-{復}-和-{複}-并不是同义词。-{複}-只用重-{複}-和-{複}-杂的意义 || -{復、複}-
|-
|-
| -{蒙}- || 披盖 / 遭受 || -{濛、懞、矇}-
| -{蒙}- || 披盖 / 遭受 || -{濛、懞、矇}-
|-
|-
| -{辟}- || 法、刑,如[[大辟]]」/君,如[[复辟]]」/[[上古]]“-{闢}-”、“避”曾经通用作“辟”,后代不通用 || -{闢}-
| -{辟}- || 法、刑,如[[大辟]]”/君,如[[复辟]]”/[[上古]]“-{闢}-”、“避”曾经通用作“辟”,后代不通用 || -{闢}-
|-
|-
| -{苹}- || -{苹}-,草名,蒿的一种,《[[诗经]]·[[小雅]]·鹿鸣》:“食野之-{}-” || -{蘋}-
| -{苹}- || -{苹}-,草名,蒿的一种,《[[诗经]]·[[小雅]]·鹿鸣》:“食野之-{}-” || -{蘋}-
|-
|-
| -{种}- || 读chóng,-{[[种姓 (姓氏)|种姓]]}- || -{種}-
| -{种}- || 读chóng,-{[[种姓 (姓氏)|种姓]]}- || -{種}-
第253行: 第249行:
| -{涂}- || [[涂姓]] || -{塗}-
| -{涂}- || [[涂姓]] || -{塗}-
|-
|-
| || 读bié,分辨,分,差,另外的/插上,如「別針」/轉,如「別過」/不要 || -{彆}-
| || 读bié,分辨,分,差,另外的/插上,如“别针”/转,如“别过”/不要 || -{彆}-
|-
|-
| -{伙}- || 伙,傢伙,伙食;作多解的-{夥}-不简化为-{伙}-,如“所获甚-{夥}-” || -{夥}-
| -{伙}- || 伙,傢伙,伙食;作多解的-{夥}-不简化为-{伙}-,如“所获甚-{夥}-” || -{夥}-
第263行: 第259行:
| -{咸}- || 皆 || -{鹹}-
| -{咸}- || 皆 || -{鹹}-
|-
|-
| -{借}- || 借(jiè)本义为。-{藉}-口、凭藉的藉(jiè)简化作借,慰藉、狼藉等的藉(jí)仍用藉 || -{藉}-
| -{朱}- || [[朱姓]] / 紅色 || -{硃}-
|-
| -{借}- || 借(jiè)本義為。-{藉}-口、凭藉的藉(jiè)简化作借,慰藉、狼藉等的藉(jí)仍用藉 || -{藉}-
|-
|-
| -{洒}- ||“-{洒}-”义比“-{灑}-”宽。仅在用于洒水义时两字互通。男性自称词“-{洒}-家”不能转换成“-{灑}-家” || -{灑}-
| -{洒}- ||“-{洒}-”义比“-{灑}-”宽。仅在用于洒水义时两字互通。男性自称词“-{洒}-家”不能转换成“-{灑}-家” || -{灑}-
|-
|-
| -{回}- || 返回、章回、[[回族]]。“-{}-”只用于“-{}-旋”之意 || -{}-
| -{回}- || 返回、章回、[[回族]]。“-{}-”只用于“-{}-旋”之意 || -{}-
|-
|-
| -{刮}- || 用刀子去掉物体表面的东西。|| -{颳}-
| -{刮}- || 用刀子去掉物体表面的东西。|| -{颳}-
第279行: 第273行:
| -{夸}- || [[夸父]]、[[夸克]] || -{誇}-
| -{夸}- || [[夸父]]、[[夸克]] || -{誇}-
|-
|-
| -{柜}- || jǔ,[[元宝枫|柜柳]] || -{}-
| -{柜}- || jǔ,[[元宝枫|柜柳]] || -{}-
|-
|-
| -{舍}- || shè,居住的房子,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 || -{捨}-
| -{舍}- || shè,居住的房子,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 || -{捨}-
|-
|-
| -{卷}- || juàn,卷宗 || -{捲}-
| -{卷}- || juàn,卷宗 || -{捲}-
|-
|-
| 旋 || 读xuán,如“螺旋” / 读xuàn,如“旋” || -{鏇}-
| 旋 || 读xuán,如“螺旋” / 读xuàn,如“旋” || -{鏇}-
|-
|-
| -{佣}- || -{佣}-金(作买卖付给中间人的报酬) || -{傭}-
| -{佣}- || -{佣}-金(作买卖付给中间人的报酬) || -{傭}-
第291行: 第285行:
| -{听}- || “-{听}-”字原读音为yín,古指张口而笑的样子,《[[史记]]·[[司马相如]]传》有句:“无是公-{听}-然而笑” || -{聽}-
| -{听}- || “-{听}-”字原读音为yín,古指张口而笑的样子,《[[史记]]·[[司马相如]]传》有句:“无是公-{听}-然而笑” || -{聽}-
|-
|-
| -{隶}- || 同“逮” || -{}-
| -{隶}- || 同“逮” || -{}-
|-
|-
| -{胜}- || xīng,意兼形字,生肉,肉臭味,同 || -{勝}-
| -{胜}- || xīng,意兼形字,生肉,肉臭味,同 || -{勝}-
|-
|-
| -{厘}- || [[國際單位制詞頭]]([[釐|centi-]]), 代表100分之1 || -{釐}-
| -{厘}- || [[国际单位制词头]]([[釐|centi-]]), 代表100分之1 || -{釐}-
|-
|-
| -{曲}- || 彎,與「/音/[[曲姓]] || -{麯(麴)}-
| -{曲}- || 彎,与“/音/[[曲姓]] || -{麯(麴)}-
|-
|-
| 梁 || [[梁姓]] || -{樑}-
| 梁 || [[梁姓]] || -{樑}-
|-
|-
| 困 || 困、困 || -{睏}-
| 困 || 困、困 || -{睏}-
|-
|-
| -{虫}- || 『虺』的古字 / 在古『-{虫}-』是代表無腳 , 『-{蟲}-』是代表有的[[昆]] 。/ 字部首 : [[虫部|-{虫}-部]] || -{蟲}-
| -{虫}- || 『虺』的古字 / 在古『-{虫}-』是代表无脚 , 『-{蟲}-』是代表有的[[昆]] 。/ 字部首 : [[虫部|-{虫}-部]] || -{蟲}-
|-
|-
| 彩 || 多色的 || -{綵}-
| 彩 || 多色的 || -{綵}-
|-
|-
| -{义}- || 的俗字/「-{}-的俗字 || -{義}-
| -{义}- || 的俗字/“-{}-的俗字 || -{義}-
|-
|-
| -{体}- || 读bèn,同“笨”/读tǐ,身|| -{體}-
| -{体}- || 读bèn,同“笨”/读tǐ,身|| -{體}-
|}
|}


== -{zh-cn:计算机;zh-tw:電腦;}-碼 ==
== -{zh-cn:计算机;zh-tw:电脑;}-碼 ==
'''简体中文'''({{lang-en|Simplified Chinese}},言代碼:'''zh-Hans''',或家和地代碼:'''zh-CN'''、'''zh-SG'''及'''zh-MY''')传统上使用[[GB2312]]、[[汉字内码扩展规范|GBK]]或[[GB18030]]编码,作为[[电子计算机|计算机]]术语在计算机媒介上被广泛使用,如各种[[软件]]操作界面或文档的“简体中文版”。而'''[[繁体中文]]'''(又稱「正體中文」{{lang-en|Traditional Chinese}},言代碼:'''zh-Hant''',或家和地代碼:'''zh-TW'''、'''zh-HK'''及'''zh-MO''')通常使用“[[BIG5]]编码”,[[香港|港]][[澳|澳]]亦有[[大五碼#香港增字符集|BIG5-HKSCS]]」,是另一个独立[[中文]]版本。除非用[[UTF-8]]等[[Unicode]]编码,简体中文中文版本通常互不兼容。
'''简体中文'''({{lang-en|Simplified Chinese}},言代碼:'''zh-Hans''',或家和地代碼:'''zh-CN'''、'''zh-SG'''及'''zh-MY''')传统上使用[[GB2312]]、[[汉字内码扩展规范|GBK]]或[[GB18030]]编码,作为[[电子计算机|计算机]]术语在计算机媒介上被广泛使用,如各种[[软件]]操作界面或文档的“简体中文版”。而'''[[繁体中文]]'''({{lang-en|Traditional Chinese}},言代碼:'''zh-Hant''',或家和地代碼:'''zh-TW'''、'''zh-HK'''及'''zh-MO''')通常使用“[[BIG5]]编码”,[[香港|港]][[澳|澳]]亦有[[大五碼#香港增字符集|BIG5-HKSCS]]”,是另一个独立[[中文]]版本。除非用[[UTF-8]]等[[Unicode]]编码,简体中文中文版本通常互不兼容。


[[簡體字]]是[[中]]《[[第一批简体字表]]》所用的名<ref>{{cite web |url = http://news.sina.com.cn/o/2012-09-10/033925136141.shtml |title = 简体字并不是当代社会的“特产” |quote = 1935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一共收录了324个民间流传最广的俗字、古字和草书字。但因为有争议,第二年2月,《第一批简体字表》被收回,而民国《第一批简体字表》的两个说明是这样的:①简体字为笔画省简之字,易认易写,别于体字而言,得以代繁写之体字。②本表所列之简体字,包括俗字、古字、草书等体。 |access-date = 2018-07-10 |archive-date = 2021-03-13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313025643/http://news.sina.com.cn/o/2012-09-10/033925136141.shtml |dead-url = no }}</ref>(中人民共和官方的呼上一向是「[[簡化字]]」,參考《[[简化字总表]]》)。由使用簡體中文软件的主要是[[中国大陆]]用户,故而这里的“簡體中文”事实上等同于“[[GB2312]]编码”或“[[GB18030]]编码”,意即大部份[[軟件]]的“簡體中文版”采用中国[[普通话]]的汉字编码,特别是IT术语的翻,与海外之简体中文也不尽相同。
[[简体字]]是[[中]]《[[第一批简体字表]]》所用的名<ref>{{cite web |url = http://news.sina.com.cn/o/2012-09-10/033925136141.shtml |title = 简体字并不是当代社会的“特产” |quote = 1935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一共收录了324个民间流传最广的俗字、古字和草书字。但因为有争议,第二年2月,《第一批简体字表》被收回,而民国《第一批简体字表》的两个说明是这样的:①简体字为笔画省简之字,易认易写,别于体字而言,得以代繁写之体字。②本表所列之简体字,包括俗字、古字、草书等体。 |access-date = 2018-07-10 }}</ref>(中人民共和官方的呼上一向是“简化字”,参考《[[简化字总表]]》)。由使用简体中文软件的主要是[[中国大陆]]用户,故而这里的“简体中文”事实上等同于“[[GB2312]]编码”或“[[GB18030]]编码”,意即大部份[[軟件]]的“简体中文版”采用中国[[普通话]]的汉字编码,特别是IT术语的翻,与海外之简体中文也不尽相同。


中国大官方标准[[汉字]]的正式呼是[[規範漢字]]」(包括[[簡化字]]和[[传承字]]),目前简化字主要在[[中国大陆]]、[[新加坡]]以及少部分[[东南亚]]的[[华人]]社区中使用。至于[[马来西亚]],当地各大华文报刊和官方文字采取“简繁并用”,而当地华校则教授简体中文。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大陆官方将简化之前的本字称作“繁体字”。由于人们对“简化字”、“简体字”与“简体中文”等术语的混淆,简体中文也常被泛指以[[規範漢字]]书写的[[现代标准汉语]]。
中国大官方标准[[汉字]]的正式呼是[[规范汉字]]”(包括化字和[[传承字]]),目前简化字主要在[[中国大陆]]、[[新加坡]]以及少部分[[东南亚]]的[[华人]]社区中使用。至于[[马来西亚]],当地各大华文报刊和官方文字采取“简繁并用”,而当地华校则教授简体中文。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大陆官方将简化之前的本字称作“繁体字”。由于人们对“简化字”、“简体字”与“简体中文”等术语的混淆,简体中文也常被泛指以[[规范汉字]]书写的[[现代标准汉语]]。


在[[中]],大部分未被化而继续沿用,中文共通的字被称为[[传承字]]{{NoteTag|例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參見[[传承字]]。}}。
在[[中]],大部分未被化而继续沿用,中文共通的字被称为[[传承字]]{{NoteTag|例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参见[[传承字]]。}}。


=== 名 ===
=== 名 ===
* 简化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64年公布,1986年修订的《[[简化字总表]]》为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叫法,对应的是“[[繁体字]]”。
* 简化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64年公布,1986年修订的《[[简化字总表]]》为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叫法,对应的是“[[繁体字]]”。
* 简体字:历史上乃指笔画较少的[[俗字]],与简化字意思有所不同。
* 简体字:历史上乃指笔画较少的[[俗字]],与简化字意思有所不同。
* 简体中文:是美公司[[微软]]推出的[[Windows]][[操作系统]]其中一个汉语版本,为[[中国大陆]]所定制,使用“[[GB2312]]”和“[[GB18030]]编码,其所用字体皆以简化字为基准。
* 简体中文:是美公司[[微软]]推出的[[Windows]][[操作系统]]其中一个汉语版本,为[[中国大陆]]所定制,使用“[[GB2312]]”和“[[GB18030]]编码,其所用字体皆以简化字为基准。


=== 计算机领域 ===
=== 计算机领域 ===
==== 汉字编码字符集 ====
==== 汉字编码字符集 ====
简体中文自1980年代以来通常使用中人民共和[[局]]公布的[[GB 2312|GB 2312-1980]]以及其后继的[[GBK]]和[[GB 18030|GB 18030-2000]]作为在计算机等电子通信设备上储存和交换汉字信息的编码系统。近年来[[CJK]]和与之向下兼容的[[Unicode]]跨语言编码集也逐渐得到广泛使用。GB 2312之后的大字符集均包含巨量[[繁体字]],因而往往并非仅可供简体中文使用,但在套用字體時認會使用簡體中文的默,因而字型筆畫等往往遵循中陸標準。
简体中文自1980年代以来通常使用中人民共和[[局]]公布的[[GB 2312|GB 2312-1980]]以及其后继的[[GBK]]和[[GB 18030|GB 18030-2000]]作为在计算机等电子通信设备上储存和交换汉字信息的编码系统。近年来[[CJK]]和与之向下兼容的[[Unicode]]跨语言编码集也逐渐得到广泛使用。GB 2312之后的大字符集均包含巨量[[繁体字]],因而往往并非仅可供简体中文使用,但在套用字体时认会使用简体中文的默,因而字型笔画等往往遵循中陆标準。


==== HTML标准 ====
==== HTML标准 ====
[[万维网联盟]]建议使用<code>zh-Hans</code>这一语言标签作为语言属性的值和Content-Language的值,以指明网页使用的是简体中文<ref>Richard Ishida (editor): [http://www.w3.org/TR/i18n-html-tech-lang/#ri20040429.113217290 Best Practice 13: Using Hans and Hant code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Best Practices: Specifying Language in XHTML & HTML Content - W3C Working Group Note 2007年4月12日''</ref>。
[[万维网联盟]]建议使用<code>zh-Hans</code>这一语言标签作为语言属性的值和Content-Language的值,以指明网页使用的是简体中文<ref>Richard Ishida (editor): [http://www.w3.org/TR/i18n-html-tech-lang/#ri20040429.113217290 Best Practice 13: Using Hans and Hant code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Best Practices: Specifying Language in XHTML & HTML Content - W3C Working Group Note 2007年4月12日''</ref>。


=== 承字 ===
=== 承字 ===
{{main|承字}}
{{main|承字}}
廣義上是指史上流(主要是[[隸變]]之的[[楷]]字)沿用至今的[[字]],有千多年的史,對於[[香港]]、[[澳]]和[[台]]而言,「傳承字正在使用的傳統漢字;狹上是指未被《[[化字表]]》化的字,[[中]]目前主要使用的[[規範漢字]]主要包括[[簡化字]]和未經簡化的承字(但使用[[新字形]])。例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千年以皆未改,全是承字(不考慮[[冷僻字]])。
广义上是指史上流(主要是[[隶变]]之的[[楷]]字)沿用至今的[[字]],有千多年的史,对于[[香港]]、[[澳]]和[[台]]而言,“传承字正在使用的传统汉字;狹上是指未被《[[化字表]]》化的字,[[中]]目前主要使用的[[规范汉字]]主要包括化字和未经简化的承字(但使用[[新字形]])。例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千年以皆未改,全是承字(不考慮[[冷僻字]])。


來講,「」這個詞只在一字存在[[簡化字]]時使用,如某無對應[[簡化字]]則屬於傳承字疇。但在某些候,港澳台通行字體會被籠稱為「[[繁字]]」;[[規範漢字]](包括[[簡化字]]和未被化的承字)被籠稱為「[[簡體字]]非所有常被傳統漢字都比[[簡化字]]更繁,所謂「[[簡繁轉換對多列表|一簡多繁]]」有很多這種例子。
来讲,“”这个词只在一字存在化字使用,如某无对应化字,则属于传承字疇。但在某些候,港澳台通行字体会被籠称为“[[繁字]]”;[[规范汉字]](包括化字和未被化的承字)被籠称为“[[简体字]]非所有常被传统汉字都比化字更繁,所谓“多繁有很多这种例子。


==== 特 ====
==== 特 ====
* 初現於漢代的[[楷]]的書寫結構,之後結構變化少,沿用至今。
* 初现于汉代的[[楷]]的书写结构,之后结构变化少,沿用至今。
* 繁字在[[中]]一直是正式文字直到出台《[[简化字总表]]》,官方公法案,以[[簡化字]]和未被整理简化的传承字为[[规范汉字]]。
* 繁字在[[中]]一直是正式文字直到出台《[[简化字总表]]》,官方公法案,以化字和未被整理简化的传承字为[[规范汉字]]。
* 繁字目前通行[[臺灣]]澳和[[香港]]以及海外,特是美国、[[洲]][[大洋洲]]和[[印度洋]]上島國的一些人社
* 繁字目前通行[[台湾]]澳和[[香港]]以及海外,特是美国、[[洲]][[大洋洲]]和[[印度洋]]上岛国的一些人社
* 在中和[[新加坡]]一部分民字完整閱,但書寫多用[[簡化字]]
* 在中和[[新加坡]]一部分民字完整閱,但书写多用化字。
* 在[[馬來西]],大部分人可字完整閱,但書寫多用[[簡化字]]
* 在[[马来西]],大部分人可字完整閱,但书写多用化字。
* [[大五碼]][[繁中文]]最常用的電腦編碼;常用的[[簡體中文]][[GB 2312]]、[[GBK]]或[[GB 18030]]。在[[GB 18030]]和[[Unicode]]下可以同使用繁字、化字和承字。
* [[大五碼]][[繁中文]]最常用的电脑编碼;常用的[[简体中文]][[GB 2312]]、[[GBK]]或[[GB 18030]]。在[[GB 18030]]和[[Unicode]]下可以同使用繁字、化字和承字。


在文字上,繁字可以完整正地表示出中文字的[[六]]屬於獨體造字法的[[象形]][[指事]],與屬於合字造字法的[[意]]和[[形]],造字原。部分化字則較難直接表出中文字的此一特性。
在文字上,繁字可以完整正地表示出中文字的[[六]]属于独体造字法的[[象形]][[指事]],与属于合字造字法的[[意]]和[[形]],造字原。部分化字则较难直接表出中文字的此一特性。


== 影响 ==
== 影响 ==
=== 中人民共和 ===
=== 中人民共和 ===
{{main|規範漢字}}
{{main|规范汉字}}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法律规定,简化字已取代[[繁体字]]成为大的[[规范汉字]],而[[繁体字]]、[[異體字]]则被定为不规范汉字。日常使用汉字,字形要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公布的7千多个汉字为依据,包括化字和未被化的[[承字]],而[[繁体字]](收錄於該表的附表)不在这7千多个汉字之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规定下列情形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法律规定,简化字已取代[[繁体字]]成为大的[[规范汉字]],而[[繁体字]]、[[异体字]]则被定为不规范汉字。日常使用汉字,字形要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公布的7千多个汉字为依据,包括化字和未被化的[[承字]],而[[繁体字]](收录于该表的附表)不在这7千多个汉字之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规定下列情形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 文物古迹;
# 文物古迹;
# 姓氏中的[[异体字]];
# 姓氏中的[[异体字]];
第358行: 第352行:
# 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 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 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 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ref name="简化字有什么优劣">《夏文化》[http://gb.cri.cn/3601/2004/09/15/342@300936.htm《简化字有什么优劣》] ,胡吉成。</ref>
#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ref name="简化字有什么优劣">《夏文化》[http://gb.cri.cn/3601/2004/09/15/342@300936.htm《简化字有什么优劣》] ,胡吉成。</ref>


=== 國際 ===
=== 国际 ===
{{See also|簡筆字|港台俗字|日本新字}}
{{See also|简笔字|港台俗字|日本新字}}
[[]]的正式中文文件记录一度以[[繁中文]]为正式语文之一,但自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台湾当局]]的中席位之,简化字作为联合国的正式语文。基于中人民共和國際地位,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气象组织]]等其他国际组织也采用简化字。大多数国家因与中人民共和有外交关系,也接受了简化字和[[普通话]]作为中文规范。<ref name="联合国废繁体字真相调查">{{cite web|url=http://world.people.com.cn/GB/14549/4299716.html|title=联合国废繁体字真相调查|publisher=环球时报|date=2006年4月12日|language=zh-cn|access-date=2012年5月7日|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007022205/http://world.people.com.cn/GB/14549/4299716.html|archive-date=2013年10月7日|dead-url=yes}}</ref>
[[]]的正式中文文件记录一度以[[繁中文]]为正式语文之一,但自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台湾当局]]的中席位之,简化字作为联合国的正式语文。基于中人民共和国际地位,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气象组织]]等其他国际组织也采用简化字。大多数国家因与中人民共和有外交关系,也接受了简化字和[[普通话]]作为中文规范。<ref name="联合国废繁体字真相调查">{{cite web|url=http://world.people.com.cn/GB/14549/4299716.html|title=联合国废繁体字真相调查|publisher=环球时报|date=2006年4月12日|language=zh-cn|access-date=2012年5月7日}}</ref>


[[新加坡]]在1969年曾推出自己的《[[新加坡字|简体字表]]》(有别于中国字形),[[新加坡]]于1974年正式采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简化字总表]]》,[[马来西亚]]的汉字简化工作稍晚于[[新加坡]],在1981年2月出版了《[[简化字总表]]》。<ref>{{cite news|author=刘玉婷、李倩倩|url=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4/01/content_2126091.htm|title=汉字简与繁相“争”何太急|publisher=中国青年报|date=2008-04-01|accessdate=2011-05-15|archive-date=2020-06-23|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623101239/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4/01/content_2126091.htm|dead-url=no}}</ref>
[[新加坡]]在1969年曾推出自己的《[[新加坡字|简体字表]]》(有别于中国字形),[[新加坡]]于1974年正式采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简化字总表]]》,[[马来西亚]]的汉字简化工作稍晚于[[新加坡]],在1981年2月出版了《[[简化字总表]]》。<ref>{{cite news|author=刘玉婷、李倩倩|url=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4/01/content_2126091.htm|title=汉字简与繁相“争”何太急|publisher=中国青年报|date=2008-04-01|accessdate=2011-05-15}}</ref>


缅甸[[佤邦]]的官方文字为简体中文。
缅甸[[佤邦]]的官方文字为简体中文。


繁体字在简化字普及前曾经是汉字在海外华人圈中主流,唐人街上的商招貼及中文媒体、汉语教学曾一律使用繁体字。《[[环球时报]]》引述,中人民共和改革放以前,美国的漢語一直延续着繁体字的传统。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陆留美博士毕业,他们开始编写简化字的中文教材。截止2006年,美国2300多所高中开办中文“先修课程”,采用简化字的比率已有一半。<ref name="联合国废繁体字真相调查" />
繁体字在简化字普及前曾经是汉字在海外华人圈中主流,唐人街上的商招貼及中文媒体、汉语教学曾一律使用繁体字。《[[环球时报]]》引述,中人民共和改革放以前,美国的汉语一直延续着繁体字的传统。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陆留美博士毕业,他们开始编写简化字的中文教材。截止2006年,美国2300多所高中开办中文“先修课程”,采用简化字的比率已有一半。<ref name="联合国废繁体字真相调查" />


由于中人民共和往往居于国际交往强势地位,半个世纪以来近30年,外国人学习中文基本使用简化字。<ref name="联合国废繁体字真相调查" />1990年后,中国教育机构推出一系列面向外国非中文使用者的[[汉语水平考试]]([[HSK]],被称为“汉语托福”),以简体中文为标准。
由于中人民共和往往居于国际交往强势地位,半个世纪以来近30年,外国人学习中文基本使用简化字。<ref name="联合国废繁体字真相调查" />1990年后,中国教育机构推出一系列面向外国非中文使用者的[[汉语水平考试]]([[HSK]],被称为“汉语托福”),以简体中文为标准。


[[港台俗字]]大多自民的[[簡筆字]]或[[古字]],其中有一些与[[日本新字体]]以及中国的[[簡化字]]相同或相似。日本除了官方化的[[日本新字体|新字]]外,民也有使用不規範{{Lang|ja|略字(りゃくじ)}}。曾有人建議統一中日字,但因種種原因未能實現。<ref>{{Cite book|author=潘钧|title=《日本汉字的确立及其历史演变》|publisher=商書館|isbn=978-7-100-09617-1|language=zh-cn}}</ref>
[[港台俗字]]大多自民的[[简笔字]]或[[古字]],其中有一些与[[日本新字体]]以及中国的化字相同或相似。日本除了官方化的[[日本新字体|新字]]外,民也有使用不规范{{Lang|ja|略字(りゃくじ)}}。曾有人建议统一中日字,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ref>{{Cite book|author=潘钧|title=《日本汉字的确立及其历史演变》|publisher=商书馆|isbn=978-7-100-09617-1|language=zh-cn}}</ref>


== 爭論 ==
== 争论 ==
{{main|爭論}}
{{main|争论}}


== 参见 ==
== 参见 ==
* [[汉语]]
* [[汉语]]
* [[二字]]
* [[二字]]
* [[汉字简化]]
* [[汉字简化]]
* [[爭論]]
* [[争论]]
* [[字拉丁化]]
* [[字拉丁化]]
* [[中華民國國語|國語]]、[[普通话]]
* [[现代标准汉语|国语]]、[[普通话]]


== 注释 ==
== 注释 ==
{{NoteFoot}}
{{NoteFoot}}


== 考文献 ==
== 考文献 ==
=== 引用 ===
=== 引用 ===
{{reflist}}
{{reflist}}
第394行: 第388行:
=== 来源 ===
=== 来源 ===
# 李乐毅:《简化字源》
# 李乐毅:《简化字源》
# 張書岩:《化字溯源》,ISBN 978-7-80126-303-2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219023548/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cms/turnpage/turnpagebysortidxi.jsp?column_id=62 路文本])
# 张书岩:《化字溯源》,ISBN 978-7-80126-303-2 ([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cms/turnpage/turnpagebysortidxi.jsp?column_id=62 路文本])
# 培成:《化字照字典》
# 培成:《化字照字典》
# 《语言文字规范手册》,语文出版社
# 《语言文字规范手册》,语文出版社


== 外部連結 ==
== 外部链接 ==
* [http://www.gmw.cn/content/2004-07/26/content_65008.htm 韩敬体 谈我国的汉字简化问题]
* [http://www.gmw.cn/content/2004-07/26/content_65008.htm 韩敬体 谈我国的汉字简化问题]
* [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webinfopub/list.asp?id=222&columnid=116 宋柏尧 建国前的语文工作]{{dead link|date=2018年3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 [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webinfopub/list.asp?id=222&columnid=116 宋柏尧 建国前的语文工作]{{dead link|date=2018年3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Ideographic_repertoire}}
{{Ideographic_repertoire}}
{{各地字}}
{{各地字}}


[[Category:化]]
[[Category:化]]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